[实用新型]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9009.0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2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游泉福;韩庚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升正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10 | 分类号: | B29C33/10;B29L3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轮胎模具多采用由上模体和下模体组成的两半模构成。为了通气,在上模体和下模体上安装有多个环片,利用环片之间的间隙或排气线等通道进行透气。习用的环片结构多采用如图1、图2所示的“环片1′+环片2′”结构,其中环片1′由环片11′、12′、13′、14′、15′等直面无斜度环片构成,另外环片2′为单斜度环片,用以避开胎肩,保证与模体的配合,由于一些模具环片分割位置的原因,如按习用的设计则会发生在车床加工中,因环片太薄而导致车削加工困难,且环片容易变形,与此同时直面环片13′及15’易产生掉块10′脱落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轮胎模具花纹掉块脱落现象、方便车床加工的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它包括模体、环片、螺丝,所述的环片叠合固定在模体内;所述的环片包括直面无斜度环片、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所述的直面无斜度环片、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依次叠合安装在模体内,在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上开设有让螺丝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螺丝穿过模体上沉孔、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上的通孔后与最外侧的直面无斜度环片上的螺孔螺接。将以往部分直面无斜度环片设计改为单或多斜度环片,以增加环片厚度,利于加工环片,且可防止掉块脱落的现象产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以往部分直面无斜度环片设计改为单或多斜度环片,以增加环片厚度,这样即可保证每片环片的厚度不薄于5mm,如此,在车床加工过程中就可保证环片不产生变形现象,同时也易于车床加工,与此同时,由于在拆环片过程中导入了多斜度的方法,环片分割线在内外轮廓线间,基本上处于垂直于花面的方向,故因环片分割线切割到花纹沟股凸出部分而产生的掉块现象,可以得到根本预防。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花纹图;
图2习用模具环片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它包括模体1、环片2、螺丝3,所述的环片2叠合固定在模体1内。
所述的环片2由直面无斜度环片21、单斜度环片22、双斜度环片23、24、25、26组成。所述的直面无斜度环片21、单斜度环片22、双斜度环片23、24、25、26依次叠合安装在模体1内,在单斜度环片22、双斜度环片23、24、25、26上开设有让螺丝3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螺丝3穿过模体1上沉孔11、双斜度环片23、24、25、26、单斜度环片22的通孔后与最外侧的直面无斜度环片21上的螺孔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在保证透气的情况下,增加环片的斜度以增加环片厚度,以达到环片不变形、防止轮胎模具花纹掉块脱落之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直面无斜度环片、单斜度环片和双斜度环片的具体数量可据需要而定,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升正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升正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9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成型的桨叶导向架及铸造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闭式排气的转叶式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