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玻璃门关闭自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8807.1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8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邹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忠 |
主分类号: | E05F3/04 | 分类号: | E05F3/04;E05F3/12;E06B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皋翔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湾宏***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玻璃门 关闭 自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玻璃门安装机构,尤其是一种可自动控制玻璃门关闭速度的改进型玻璃门关闭自控器。
背景技术
申请人在先申请号为200920205653.8,公开的是一种可与任何结构玻璃门安装机构配合使用、安装在玻璃门上部的《玻璃门关闭自控器》。它由用于玻璃门角夹持的角夹、设有转动轴的机体和可分别抵压于转动轴中部两间隔对称双凹陷平位和单侧凹陷平位的液动抵压机构和弹性抵压机构组成。利用设置在机体内的液动抵压机构和弹性抵压机构与转动轴的配合,可自动控制玻璃门在关闭过程由匀速到快速、再由快速到匀速的三段变速。玻璃门关闭过程中合理的速度转换,不仅能较快速地将门关闭,且设置在玻璃门关闭过程两端的均速,则会使玻璃门自动关闭更加安全可靠。完全符合人们对玻璃门既求快速又求安全之使用要求。但在产品制作中,设计者发现玻璃门关闭自控器的结构不够精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更加合理,装配方便的改进型玻璃门关闭自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这种改进型玻璃门关闭自控器,包括:设有转动轴的机体;
所述转动轴的轴体中段间隔设有一具对称凹陷平位的板平体段和单侧凹陷平位段;单侧凹陷平位段之平面与板平体段之平面轴向错位90度;
所述机体上设有一供转动轴插入安装的立轴孔;
所述机体内设有可分别紧抵转动轴板平体段和单侧凹陷平位段的液动抵压机构和弹性抵压机构。
这种改进型玻璃门关闭自控器的特点是:
所述机体上设有两个平行且垂直于立轴孔的弹性抵压机构安装上活塞缸和液动抵压机构安装下活塞缸,机体内设有可导通上、下活塞缸的油道,上、下活塞缸缸口均设有密封端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所述密封端盖与活塞缸口为螺纹配合连接。
所述密封端盖与活塞缸口的结合部位设有密封圈。
所述密封端盖上设有带封口螺钉的注油口。
所述液动抵压机构包括:安装在下活塞缸内的下活塞、设置在下活塞内底面的内密封圈、中心设有阀孔的阀片和设有阀芯的阀座、设置在密封端盖内端面与阀座间的弹簧,活塞的塞口外壁设有与机体上油道相通的塞口外壁斜坡。
所述弹性抵压机构包括:安装在上活塞缸内的上活塞和设置在密封端盖内端面与上活塞间相套的大弹簧和小弹簧。
所述机体上还设有与油道相通的油压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玻璃门关闭自控器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在保持在先申请号为200920205653.8《玻璃门关闭自控器》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在机体上直接设置供弹性抵压机构安装的上活塞缸和供液动抵压机构安装的下活塞缸,不仅精简了产品结构,且可使结构更加合理。而密封盖上新增的注油螺纹口与油压调节器配合可形成相通的空气通道,它将大大方便密封腔内液压油的注入。
本实用新型改进型玻璃门关闭自控器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改进型玻璃门关闭自控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改进型玻璃门关闭自控器的机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液动抵压机构1、阀片11、阀孔111、小密封圈112、内弹簧12、外弹簧13、下活塞14、活塞中心孔141、塞口外壁斜坡142、阀芯15、阀座16、阀座中心孔161、密封圈17、
L形机座2、立向插入块21、底座22、螺栓穿孔23、定位凹坑24、条形定位槽25、
机体3、立轴孔31、上活塞缸32A、下活塞缸32B、缸口密封盖321、盖密封圈322、注油螺纹口323、封口密封圈324、封口螺钉325、转轴托封33、托封密封圈331、轴密封圈332、圆形凸台35、油压调节器36、调节器密封圈361、调节油道37、槽轨38、条形凸块39、
转动轴4、上轴承41、下轴承42、板平体段4A、单侧凹陷平位4B、
弹性抵压机构5、大弹簧51、小弹簧52、上活塞53、活塞孔5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从图1和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改进型玻璃门关闭自控器由液动抵压机构1、L形机座2、机体3、转动轴4和弹性抵压机构5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忠,未经邹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8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丝合页
- 下一篇:颗粒状路用木质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