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水冷炉口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8021.X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5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沈剑;冯吉军;罗成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剑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水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设备转炉,尤其涉及一种转炉水冷炉口。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均在16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转炉炉体一般由炉帽、炉壳、炉底三部分组成,为延长炉帽的金属壳和炉衬使用寿命,一般在炉帽顶部设有圆形炉口,以便工作时加料插入氧枪排出炉气和倒渣,为了保护炉口,普遍采用循环水冷却炉口。通常的水冷炉口由钢板铆焊而成,冷却水同侧双进双出式,冷却水环绕一周后排出,安装形式是卡板式焊接。,这种转炉水冷炉口的缺点是:炉口内水流速度不均匀,水流不稳定,造成热交换能力差,水冷炉口各部位冷却不一致,易发生汽化,局部蒸汽压很高时水冷炉口易产生裂缝而漏水。水冷炉口有效使用寿命短,只有1个月左右,从而使用成本高。在更换安装时,靠卡板焊接连接,焊接工作量大,更换一次需6~8h,严重制约了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时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流量大、水流速均匀、热交换效率高的转炉水冷炉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炉水冷炉口,包括进水管、面板、外侧板和中间法兰,所述面板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弧形面板承受着水冷炉口内部水流的一定的压力,将转炉的面板压制成弧形,能够提高抗压能力,减轻因高温带来的热胀危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的弯曲处为一体无缝连接。进水管弯曲处原用冲压弯头连接,现用整管事先弯曲后安装,减少焊缝,同时提高冷却水流量,流速均匀不会有冷却死角,提高热交换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法兰向外伸出并与外侧板底边固定连接。中间法兰与外侧板焊接形式改变,现将中间法兰伸出,外侧板打外坡口,能够提高焊接强度,减少漏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水冷炉口抗压能力提高,水冷炉口内冷却水在管内迂回,流速均匀不会有冷却死角,也增加了水的流量,热交换能力得到了提高,水冷炉口的使用寿命普通达到6个月左右,消除了炉口漏水现象以及因漏水可能引起的事故隐患,也增加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转炉水冷炉口,包括进水管1、面板2、外侧板3和中间法兰4,面板2下方设有底板5,进水管1位于面板2和底板5之间,面板2为圆形板,外侧板3为环形侧面板,外侧板3的上边缘与面板2的外边缘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面板2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弧形面板承受着水冷炉口内部水流的一定的压力,将转炉的面板2压制成弧形,能够提高抗压能力,减轻因高温带来的热胀危险。所述进水管1的弯曲处为一体无缝连接,进水管1的弯曲处原用冲压弯头连接,现用整管事先弯曲后安装,减少焊缝,同时提高冷却水流量,流速均匀不会有冷却死角,提高热交换能力。如图4所示,所述中间法4向外伸出并与外侧板4底边固定连接,中间法兰4与外侧板3焊接形式改变,现将中间法兰4伸出,外侧板3打外坡口,能够提高焊接强度,减少漏水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剑,未经沈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80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枪机械手横臂摆动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结构的焦炉蓄热室封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