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捣固焦煤饼堆密度测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8897.6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5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郑瑞龙;方杏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02 | 分类号: | G01N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6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煤 密度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度测量装置,尤其是一种捣固焦煤饼堆密度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捣固炼焦是扩大炼焦煤源、利用弱粘煤炼焦的最有效方法。捣固炼焦是将配合煤在入炉前在捣固机内捣实成体积略小于炭化室的煤饼后,从焦炉机侧推入炭化室内的炼焦方法。煤饼捣实后的堆密度是考核捣固操作的重要指标,堆密度达不到要求,易导致塌煤,打乱生产节奏,而且堆密度偏低,影响单炉产量,所以一般要求控制在1.00~1.15g/cm3。传统煤饼密度测量仪是由测量管和限位板组成,测量管为一端封闭的圆形钢管,底部设置有通气口,测量管外侧设置有限位板,其操作是将测量管敲入煤饼中,直到外侧限位板与煤饼表面齐平,然后取出测量管,倒出煤料,称煤料重量,利用公式得到煤饼密度。这种靠测量管外侧限位板定位,取得的煤料通常很不准确,致使计算得到的煤饼密度也不准确,而且操作过程中从煤饼中取出测量仪很不方便,另外,还需要按照公式计算才能得出最终结果,相对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准确、方便操作并且体积小便于携带的捣固焦煤饼堆密度测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捣固焦煤饼堆密度测定装置,其包括设置有透气孔的测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一端固定圆形顶盖,顶盖中心位置固定手柄,手柄的另一端固定手柄帽,所述透气孔位于测量管侧壁上,并与顶盖相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包括了测量管,测量管一侧设置了透气孔,本结构舍弃了传统装置中的限位杆,这样在取样时,只需把煤样压满测量管,由于测量管的尺寸是确定的,因此得到煤样的体积也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为100cm3),利用天平测得煤样重量(单位:g),将煤样的重量值除以100,即可得出煤饼堆密度(g/cm3),使获得结果更准确,而且不需要繁琐的计算;本结构包括直径为10mm的手柄,一端与手柄帽焊接,另一端与圆形顶盖焊接,这样在煤饼取煤样时,用手紧握,更容易从煤饼中拔出密度测定装置,并且方便操作,整体体积小,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捣固焦煤饼堆密度测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测量管,2、透气孔,3、顶盖,4、手柄,5、手柄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捣固焦煤饼堆密度测定装置,其包括设置有透气孔2的测量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1一端固定圆形顶盖3,顶盖中心位置固定手柄4,手柄的另一端固定手柄帽5,透气孔2位于测量管1一侧,与顶盖3相切,所述测量管1、圆形顶盖3、手柄4及手柄帽5之间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所述透气孔2直径一般为3mm,测量管1为一圆柱形钢管,壁厚为3mm,内径37.3mm,高度为91.6mm,手柄4是一直径10mm的钢管,其长度为60~70mm,方便手握,手柄帽5为一圆形板,其直径为15mm,厚度在3~7mm为宜。在煤饼捣固后装入炭化室的过程中,随机布点,在采样点上让测量管1未封口的一端贴在煤饼表面,用小铁锤敲击手柄帽5,使测量管1整个伸入煤饼中,直到与顶盖3齐平为止,用手紧握手柄4,拔出密度测定装置,用锤子敲击测量管1外表面,振捣出所取的煤样,然后用天平称出所取煤样的重量(单位:g),将煤样的重量除以100,即可得出煤饼的堆密度(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8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告灯箱的海报调节装置
- 下一篇:流量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