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轧辊的电池极片对辊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8116.3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罗开亮;陈荼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光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B30B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轧辊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片的加工设备,特别涉及对电池极片涂布进行轧平处理的对辊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紧缺及环境的恶化,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渐受青睐,这也使得镍氢、锂离子、太阳能电池等新型能源及储能方式得到迅速发展。
在镍氢、锂离子等电池的制作中,电池极片经涂布后还需滚压处理,以使得其表面更加均匀。现有电池极片轧机多为立式设计,即一对轧辊为上下布置,使得整个设备高大,不易装配和运送;此外,两个轧辊分别由独立的电机驱动,虽然是同步电机,但所谓同步电机是分别独立控制,且各电机本身的参数特性无法做到完全一致,所以其同步精度难以保证,经常会因为电机转速控制上的失误导致不同步,进而使得产品质量下降,甚至报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电池极片轧机中轧辊设置及驱动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电池极片轧机。
上述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卧式轧辊的电池极片对辊机,包括一对轧辊、轧辊支撑装置及轧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轧辊为左右卧式设置,所述轧辊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动力传动组件及相同规格的左驱动齿轮和右驱动齿轮,左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左轧辊的一端,右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右轧辊的一端,且左驱动齿轮和右驱动齿轮齿合,驱动电机通过动力传动组件带动左驱动齿轮或右驱动齿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极片对辊机,两轧辊为左右等高度卧式设置,使得设备的纵向高度大大减小,易于装配和运送;同时,利用左驱动齿轮和右驱动齿轮分别带动一个轧辊的转动,而两个驱动齿轮是相同规格、彼此齿合,由同一电机驱动,从而保证了一对轧辊真正同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卧式轧辊的电池极片对辊机中轧辊支撑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片对辊机包括机架1、驱动电机3、皮带4、皮带轮5、减速机6、联轴器7、左驱动齿轮(图中未示出)、右驱动齿轮8、左轧辊10、右轧辊11及轧辊支撑装置。
如图2所示,驱动电机3架设在机架1内,减速机6架设在机架1上方,皮带4一端与驱动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配合,另一端与皮带轮5配合,皮带轮5连接减速机6,减速机6连接联轴器7,联轴器7进而连接右驱动齿轮8,右驱动齿轮8与左驱动齿轮(图2中右驱动齿轮8的正后方)齿合,左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左轧辊10的一端(结合图1),右驱动齿轮8固定连接在右轧辊11的一端。
驱动电机3通过皮带4、皮带轮5、减速机6、联轴器7等动力传动组件驱动轧辊转动的工作原理是:驱动电机3带动减速机6转动,通过联轴器7带动右驱动齿轮8转动,与右驱动齿轮8直联的右轧辊10相应转动;同时,右驱动齿轮8会带动左驱动齿轮同步转动,与左驱动齿轮直联的左轧辊11相应同步转动。
轧辊支撑装置包括两组支撑架,请再参阅图1,每组支撑架包括底板151(两组共用)、下方条153、左方条154、右方条155、上方条156、固定轴承座157、移动轴承座158及极片控制组件,极片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调节螺杆160、第一弹簧161、第二调节螺杆162及第二弹簧163。下方条153、左方条154、右方条155、上方条156设置在底板151上方,形成一支架。固定轴承座157固定设置在该支架左端,移动轴承座158可左右位移地设置在该支架右端,左轧辊10、右轧辊11左右排列地架设在两组支撑架之间,即左轧辊10支撑在两组支撑架的一对固定轴承座上,右轧辊11支撑在两组支撑架的一对移动轴承座上。
极片控制组件的第一调节螺杆160和第二调节螺杆162由右向左地分别穿设于移动轴承座158的上部和下部,第一弹簧161和第二弹簧163分别套设在第一调节螺杆160和第二调节螺杆162上,抵顶于固定轴承座157和移动轴承座158之间,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杆160和第二调节螺杆162的松(紧)来驱动移动轴承座158左右位移,使得两轧辊间隙达到极片要求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光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光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8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