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回收装置及蓄冰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4822.0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1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任松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松保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5B4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9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装置 蓄冰热泵 机组 水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以及蓄冰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单冷式以及热泵式冷水机组大量应用于写字楼等建筑场所。目前已经有了具有热回收功能的冷水机组,即在蒸汽压缩式冷水机组的压缩机排气管与冷凝器之间安装一个换热器,利用压缩机排气温度较高的特点制取热水用于生活或其他用途。对于该热回收方式,在蓄冷时热回收换热器由于压缩机排气温度低而失去了制取热水的能力,而以热泵方式运行时,同样存在着热回收换热器失去良好作用的问题,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途广泛、节能的余热回收装置以及包括该余热回收装置的蓄冰热泵机组和水源热泵机组。
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之间通过所述制冷剂管道连接余热回收器的制冷剂侧,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载冷剂侧连接载冷剂管道,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入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相连接、第一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接、第二出口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制冷剂侧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接、第一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相连接、第二出口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制冷剂侧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入口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制冷剂侧的出口相连接、第一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相连接、第二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接。
所述蒸发器的水侧连接冷冻水管道,所述冷凝器的水侧连接冷却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蓄冰热泵机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蓄冰热泵机组包括余热回收装置、载冷剂循环泵、第四三通阀、第五三通阀、水源换热器,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之间通过所述制冷剂管道连接余热回收器的制冷剂侧,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载冷剂侧连接载冷剂管道,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入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相连接、第一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接、第二出口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制冷剂侧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接、第一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相连接、第二出口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制冷剂侧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入口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制冷剂侧的出口相连接、第一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相连接、第二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接,所述蒸发器的水侧连接冷冻水管道,所述冷凝器的水侧连接冷却水管道,所述载冷剂循环泵设置于所述载冷剂管道上,所述第四三通阀的出口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载冷剂侧的入口相连接、第一入口与所述水源换热器的热侧出口相连接、第二入口与所述冷冻水管道的给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五三通阀的入口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载冷剂侧的出口相连接、第一出口与所述水源换热器的热侧入口相连接、第二出口与所述冷冻水管道的回水端相连接,所述水源换热器的冷侧连接水源水管。
所述冷冻水管道、所述载冷剂管道中通过乙二醇溶液载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松保,未经任松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4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分流机构
- 下一篇:双采光焖晒式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