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形不极化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4517.1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展翔;王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极化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数据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法勘探中的数据采集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法勘探中,为了减小金属电极极化的影响,早就研制并应用不极化电极进行数据采集,传统不极化电极一般高度为8~15cm、半径为5~8cm的圆柱状,底部为平底,依靠底部渗透层与大地接触导电。但是这种底部平板形的传统不极化电极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一些不方便之处。一是在布设电极时需要带铁锹等挖掘工具挖坑埋设并浇水,以改善其与大地的接触条件。二是电法勘探一般需要电极8小时左右长时间连续采集资料,要求资料采集期间电极间的极差稳定,挖坑埋设的电极由于对电极接地点地表改变较大,再加上浇水后水的渗透等因素影响,造成电极接地点的电位长时间不能稳定,造成电极间极差的不稳定,从而影响电法资料采集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锥形不极化电极,使电法勘探施工方便和采集数据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锥形不极化电极,主要由极棒、电解质和电极罐组成,电极罐为圆柱体形,其特征在于:电极罐的下端形状为锥形。锥形电极罐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如陶瓷、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在锥形电极罐内灌注有电解质,电解质为氯化铅、氯化纳或石膏加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圆柱体极棒在电解质中,极棒在锥形电极罐的中心,并且极棒与电极罐内壁平行,极棒下部位于电解质中;锥形电极罐壁上均匀分布有孔。极棒为纯铅制成。
锥形不极化电极的制作:将极棒和电解质装入电极罐,极棒固定在电解质中,上部一端稍外露,用于导线,然后导线封上上口即完成电极制作。孔的大小、形状和密度以电极使用时,电极能同外界充分进行离子交换又不影响电极本身的机械强度来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锥形不极化电极,由于电极采用了锥形结构,能将电极直接插人地下,进行资料采集,减少了挖坑埋设环节,施工更方便,施工效率大为提高。由于电极采用了锥形结构,使锥形电极罐与大地之间的接触关系长时间稳定,外在不确定干扰因素减少,离子交换顺畅稳定,因而造成电极极差等主要性能指标非常稳定,电极质量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锥形不极化电极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为锥形不极化电极罐示意图。
图中,1.极棒,2.电解质,3.锥形电极罐,4.导线,5.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锥形不极化电极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锥形不极化电极,主要由极棒1、电解质2和电极罐3组成,电极罐3为圆柱体形,高度为10cm、外径为6cm的圆柱状,电极罐3的下端形状有锥度为90度的锥形体,电极罐3的壁厚1cm。锥形电极罐3用塑料制成,在锥形电极罐3内灌注有电解质2,电解质2采用氯化铅加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圆柱体极棒1在电解质2中,极棒1在锥形电极罐3的中心,并且极棒1与电极罐3内壁平行,极棒1下部位于电解质2中。锥形电极罐3壁上均匀分布有孔5。极棒1为纯铅制成,极棒1的直径为1.5cm。在极棒1的顶部连接有一条导线4。导线4引出电极罐3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4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滚轮架防窜动结构
- 下一篇:余热发电玻璃窑的窑压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