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凑结构的鼓形安全联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4237.0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3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忠;冯嘉;李海;何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伟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51/02 | 分类号: | E05B51/02;E05B6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0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 结构 安全 联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开盲板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紧凑结构的鼓形安全联锁机构。
背景技术
申请公布号为CN101737622A的锁环式安全快开盲板中公开的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直通接头、管接头、安全锁座板、直角接头、导气管、安全锁和导气阀,安全锁安装在开门机构旁,安全锁和导气阀之间通过长长的导气管导气,当压力容器内还存在高压气体时安全锁内的锁杆伸出,嵌入报警螺杆的限位槽,使得报警螺杆无法旋出。报警螺杆不旋出,开门机构就无法动作,使得压力容器的盲板无法打开,保证了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是这种连接方式零件多,结构较为复杂,使得导气管与安全锁、导气阀之间的连接处需要密封的密封面多,在承受高压时漏气的隐患大大增加,不利于整个机构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紧凑结构的鼓形安全联锁机构,保证安全联锁机构在承受高压时可靠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凑结构的鼓形安全联锁机构,包括安全锁和导气阀,安全锁上具有锁杆,压力容器内的气体通过导气阀推动锁杆,安全锁直接安装在导气阀上,导气阀直接安装在盲板上,结构紧凑、密封面少。
具体地,安全锁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橡胶膜片和锁杆,上壳体上具有进气端,下壳体上具有锁杆孔,橡胶膜片套装在锁杆上,橡胶膜片的四周具有密封环,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具有对应密封槽,上壳体和下壳体安装成一体时密封环嵌入密封槽,锁杆头端通过锁杆孔伸出上壳体,安全锁的结构为鼓形,美观且便于加工。
导气阀的出气端通过管接头与安全锁上壳体上的进气端连接,管接头中间是螺帽部,两端为螺纹部,管接头与导气阀、安全锁联结处均用O型密封圈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取消了连接安全锁与导气阀之间的长长的导气管,移动导气阀的安装位置,安全锁直接安装在导气阀上,减少了需要密封的密封面,大大减低了漏气的风险,在承受高压时更加安全可靠,而且这样设计简化了结构,使得整个安全联锁机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全锁,11.上壳体,12.下壳体,13.橡胶膜片,14.锁杆,15.锁杆孔,16.进气端,17.密封环,2.导气阀,3.管接头 4.报警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紧凑结构的鼓形安全联锁机构,包括安全锁1和导气阀2,安全锁1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橡胶膜片13和锁杆14,上壳体11上具有锁杆孔15,下壳体12上具有进气端16,橡胶膜片13套装在锁杆14上,橡胶膜片13的四周具有密封环17,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具有对应密封槽,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安装成一体时密封环17嵌入密封槽,锁杆14头端通过锁杆孔15伸出上壳体11。导气阀2安装在压力容器的盲板上,压力容器内的气体通过导气阀2推动锁杆14,导气阀2的出气端通过管接头3与安全锁下壳体12上的进气端16连接,管接头3中间是螺帽部,两端为螺纹部,管接头3与导气阀2、安全锁1联结处均用O型密封圈密封。
当压力容器内还存在高压气体时,气体通过导气阀进入下壳体12,在下壳体12内推动橡胶膜片13向前鼓起,安全锁1内的锁杆14伸出,嵌入报警螺杆4的限位槽,使得报警螺杆4无法旋出。报警螺杆4不旋出,开门机构就无法动作,使得压力容器的盲板无法打开,保证了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1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伟过滤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伟过滤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4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