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合物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尾部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4155.6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吕晓东;金浩;张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软包装 锂离子电池 尾部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物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尾部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指电解质使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的锂离子电池。电池由正极集流体、正极膜、聚合物电解质膜、负极膜、负极集流体紧压复合成型,外包封铝塑复合薄膜,并将其边缘热熔封合,得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由于电解质膜是固态,不存在漏液问题,在电池设计上自由度较大,可根据需要进行串并联或采用双极结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塑形灵活性;更高的质量比能量(3倍于MH-Ni电池);电化学稳定窗口宽,可达5V;完美的安全可靠性;更长循环寿命,容量损失少;体积利用率高;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聚合物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相对方形和圆形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外型灵活性,所以被更多的应用于各种追求美观时尚的电子设备中。为了体现聚合物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外形灵活性,其尾部侧边通常要加工成不规则形状。但鉴于聚合物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侧边较窄,在不损伤电池表面的前提下,普通的电池成型方式无法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聚合物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尾部成型装置,利用偏心折弯,可以不伤及电池尾部侧边将电池侧边折弯,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合物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尾部成型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底座、肋板、卷针固定座和折弯机构构成,所述两块肋板及卷针固定座与底座垂直连接成装置的机架,所述机架上端固接电池固定座,所述卷针固定座对应电池固定座位置设有折弯机构。
所述折弯机构主要由卷针、卷针轴和驱动汽缸构成,所述卷针通过卷针轴与卷针固定座销接,所述卷针外圆垂直设有平行的连接耳,连接耳尾端设有小孔,两只卷针的连接耳尾端通过连杆与驱动汽缸的活塞杆连接。
有益效果:利用偏心折弯,可以不伤及电池尾部侧边将电池侧边折弯,操作方便。可以实现聚合物锂电池尾部无磨损成型,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折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折弯机构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聚合物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尾部成型装置,主要由底座1、肋板2、卷针固定座3和折弯机构构成,所述两块肋板及卷针固定座与底座垂直连接成装置的机架,所述机架上端固接阶梯状电池固定座9,所述卷针固定座对应电池固定座位置设有折弯机构7。所述折弯机构主要由卷针4、卷针轴5和驱动汽缸6构成,所述卷针通过卷针轴与卷针固定座销接,所述卷针外圆垂直设有平行的连接耳5-1,连接耳尾端设有小孔5-2,两只卷针的连接耳尾端通过连杆8与驱动汽缸的活塞杆连接。底座、肋板电池固定座、采用绝缘材料加工,卷针与卷针轴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可以提高使用寿命,卷针轴的刚性要求很高,对折弯效果有着较大影响。
工作原理:
该机构的原型为曲柄滑块机构,在该机构中,汽缸相当于滑块,卷针的结构设计相当于曲柄,通过控制汽缸的伸缩,实现滑块的往复运动,进而实现曲柄的往复摆动,实现折弯电池测边的功能。首先将气源、换向阀(机械式)、汽缸用气管连接好,将电池放入电池底座,以侧边定位插入卷针中,用手压住电池,用脚踩下换向阀,汽缸活塞杆伸出,通过连杆驱动卷针实现角度旋转,将电池侧边折弯。脚抬起,卷针恢复初始状态,将电池顺卷针方向抽出,即完成操作。机构整体外接气源,通过行程换向阀,控制驱动气缸,实现卷针旋转,卷针外端实现电池尾部成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41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厢及多厢货运汽车
- 下一篇:一种可反复对锂电池充放电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