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吹塑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3560.6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7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协展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48 | 分类号: | B29C49/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了铍铜镶件的新型吹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产品的广泛应用,吹塑产品的外观要求,以及吹塑产品外观的变化也越来越频繁,相应地对模具质量以及模具成本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模具能有效地夹断型坯,并能保证制品结合缝强度,能有效地排除模腔内气体,快速、均匀地冷却制品,并降低模壁内的温度梯度,以缩短吹塑成型周期和减小制品翘曲变形。
通常情况下,吹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最大,而最脆弱的地方就是夹坯口。由于市场上提供的吹塑模具普遍采用的是整体式合金模具钢或者是铝合金作为吹塑模具的用材,而这些材料普遍具有的特性就是强度不够、韧性不足、耐磨性不佳等缺点,从而使模具使用寿命达不到预期要求,如果要重新开模,则成本倍增,所以传统的吹塑模具寿命短,风险大,成本高,不利于市场竞争。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新型吹塑模具,该模具可通过镶嵌以铍铜为材料的镶件来提高模具的抗冲击性、强度、耐磨性,从而提高吹塑制品的品质,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新开发模具成本,降低了模具使用者的成本,同时改变制品外型变得更加容易。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新型吹塑模具,包括有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的结构一致,定模和动模相互配合扣接在一起,产品夹设在定模和动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或动模均包括有端板、颈圈、模口铍铜镶件、铝合金模体和模尾铍铜镶件;所述铝合金模体的内侧的结构与所需加工的产品的外形相匹配;所述模口铍铜镶件和模尾铍铜镶件分别设置在铝合金模体两端的夹坯口位置;所述模口铍铜镶件上还设置有颈圈和端板。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吹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口铍铜镶件和模尾铍铜镶件通过连接部件固定连接在铝合金模体两端的夹坯口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吹塑模具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采用镶件和模体为分体式固定连接,可以通过改变镶件的外形来改变吹塑制品的外形,从而节省了模具重新开发的费用,降低了用户开发成本,使得产品成本大大降低;
2、通过采用铍铜镶件,使得镶件的耐磨性、抗冲击力、夹坯口韧性得以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模具寿命以及产品的透明度、表面粗糙度、刚性和阻隔性等;
3、结构简单合理、更换镶件方便、使用寿命长、维修次数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吹塑模具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定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模的装配图;
图4为模尾铍铜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模口铍铜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模;2、产品;3、动模;101、端板;102、颈圈;103、模口铍铜镶件;104、铝合金模体;105、模尾铍铜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如图1-5所示,该新型吹塑模具包括有定模1和动模3;所述定模1和动模3的结构一致,定模1和动模3相互配合扣接在一起,产品2夹设在定模1和动模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或动模3均包括有端板101、颈圈102、模口铍铜镶件103、铝合金模体104和模尾铍铜镶件105;所述铝合金模体104的内侧的结构与所需加工的产品的外形相匹配;所述模口铍铜镶件103和模尾铍铜镶件105分别设置在铝合金模体104两端的夹坯口位置;所述模口铍铜镶件103上还设置有颈圈102和端板101。所述模口铍铜镶件103和模尾铍铜镶件105通过连接部件固定连接在铝合金模体104两端的夹坯口位置。
图1为新型吹塑模具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定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定模的装配图。图中各镶件必须紧密配合,以防止产生漏水或在制品上留下镶缝痕迹。图中模具应具有三种功能:1、能有效地夹断型坯,保证制品结合缝强度、能有效地,及时排除腔内气体。3能快速均匀地冷却制品,并降低模壁的温度梯度,以缩短吹塑成型周期和减小制品翘曲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协展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协展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35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机新型导向系统
- 下一篇:多级水泵叶轮拆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