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听力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0603.5 | 申请日: | 201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9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华;沈从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惠耳听力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2 | 分类号: | A61B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000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听力 测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听力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纯音听力计是听功能测试使用较为普及的医用电声学仪器,用于临床、科研等方面。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纯音听力计,基本都是由电源、数字信号处理器、放大器、控制器、显示器件及电声换能器件等部分组成。因此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同时对数据的储存、用户信息的管理方面有局限,不能将客户信息灵活应用。尤其是客户档案,还需纸质打印存档,设专门档案管理,且复查时查询档案较为麻烦,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纯音听力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携带方便,具有客户档案管理系统的多功能听力测试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听力测试设备,包括机箱,机箱上设置有开关、电源插座,机箱内设置有开关电源、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内还设置有外置声卡和控制主板,电源开关分别与外置声卡和控制主板连接,外置声卡与控制主板连接,机箱上设置有USB接口,该USB接口分别与控制主板、外置声卡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板还分别与气导耳机接口、骨导耳机接口、声场输入接口、声场输出接口、高频耳机接口、应答器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置声卡由PC机通过USB接口连接控制,该外置声卡在对应软件的控制下发出频率和波形都精确的正弦波,还可以发出预先保存的噪音,语音等。控制主板上设置有功能模块,结合PC机,使得本实用新型还可储存完整的听力检测记录以及患者档案,可以提供完整的科研素材。兼容助听器编程软件,提供便利的助听器验配服务。适合助听器经营门店的使用要求,完整用户档案管理以及售后服务记录,满足听力师对听力计的多功能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机箱1,机箱1上设置有开关2、电源插座3,机箱内设置有开关电源4、保险丝5、外置声卡6和控制主板7,电源开关4分别与外置声卡6和控制主板7连接,外置声卡6与控制主板7连接,机箱1上还设置有USB接口8,该USB接口8分别与控制主板7、外置声卡6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板7还分别与气导耳机接口9、骨导耳机接口10、声场输入接口11、声场输出接口12、高频耳机接口13、应答器接口14连接。
所述的气导耳机接口9包括气导左耳接口9-1和气导右耳接口9-2,其作用是连接外部气道耳机,使受试者听到仪器发出的声音。骨导耳机接口10其作用是连接外部骨道耳机,使受试者听到仪器发出的声音。声场输入接口11其作用是连接外部设备,如CD机、录音设备等,可以输入其他声源。声场输出接口12其作用是连接外部音响设备,使受试者可以在声场环境下听到仪器发出的声音。高频耳机接口13其作用是连接外部高频耳机,使受试者听到仪器发出的高频声音。应答器接口14其作用是连接外部应答器,使测试者知道受试者是否听到。
使用时主机连接PC机、气道耳机、骨道耳机、音响、应答器等设备。测试人员在隔音室外操作,通过应答器的反应记录隔音室内受试者的反应,并输入PC机上。如PC机外部连接打印机,可直接打印报告。最后客户档案还可以存放在客户档案管理系统中,如下次再来复查,可以直接搜索取得以前的档案。其次,主机还可以通过声场输入接口,输入CD机等一些外源音频做为测听的元素。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惠耳听力技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惠耳听力技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06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