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302276.2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9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指一种具有防呆结构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连接器种类越来越多,随着电连接器的普遍应用,常常会发生误插现象,有的电连接器误插时只会无法工作,然而有的电连接器误插时可能会出现短路,以至于烧坏整个器件。
常用的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插置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设有若干对接框口,为避免电源连接器出现误插现象,将框口设计成非对称的结构,然绝缘本体极易被刺破,若对接时用力插入,可能实现破坏性插入,使电源连接器出现误插,很可能烧坏带有该电源连接器的器件。
鉴于以上缺失,特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呆的电连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具有一收容腔,绝缘本体包括若干分隔墙,分隔墙将收容腔分成若干分别收容有导电端子的容置槽,其中至少一个分隔墙设有切口,该分隔墙两侧的容置槽通过切口贯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电连接器至少一个分隔墙设有切口,该分隔墙两侧的容置槽贯通,使得各分隔墙具有不同的形状,可避免本电连接器与其他电连接器对接时发生误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绝缘本体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绝缘本体沿图4所示A-A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及插置于绝缘本体1中的若干导电端子2。
请参阅图2、图3所示,绝缘本体1大致呈框形,其具有对接面11和安装面17,本电连接器与其他电连接器对接时,其他电连接器自对接面11插入本电连接器中。绝缘本体1在对接面11和安装面17之间具有四个侧壁13,四侧壁13围成一收容腔14,收容腔14具有连接四侧壁的底面12。绝缘本体1具有若干分隔墙15,分隔墙15将收容腔14分成若干分别收容有导电端子2的容置槽141,各容置槽141的形状不都相同,有的容置槽呈矩形,有的容置槽具有倒角结构,起到防呆的作用。若干分隔墙15中有两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分隔墙设有切口151,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容置槽的不同形状来实现防呆,误插时,依然可以通过强制力插入,本电连接器通过切口151的设计,使各分隔墙15的形状不同,由于对接电连接器具有与切口相配合的结构,发生误插时,无法插入,加强防呆效果。具有切口151的两分隔墙15两侧的容置槽141分别通过切口贯通,切口151自绝缘本体1的对接面11垂直向下延伸并于收容腔14的底面12上形成凹槽121,请参阅图4、图5所示,凹槽121大致呈矩形,位于分隔墙15的中间位置,凹槽121的宽度宽于分隔墙15的厚度,凹槽121的长度长于切口151的长度。绝缘本体四侧壁13中有一侧壁的外侧面设有凸块131,凸块131具有斜面1311,用于与对接电连接器固定,具有切口151的两分隔墙15垂直于具有凸块131的侧壁。
请参阅图2、图4所示,导电端子2自绝缘本体的对接面11插入绝缘本体1中,绝缘本体1的底面12设有贯穿安装面17的U形槽122,导电端子2穿过通槽122插入绝缘本体1中。每一个导电端子2具有主体部21及自主体部21纵长两侧垂直延伸的两侧部22,两侧部22分别具有固定部221,固定部221延伸的长度长于侧部22的其他部分,固定部221卡持于U形槽122中。导电端子2自主体部21和两侧部22的顶端分别倾斜延伸有第一端部211及两第二端部222,第一端部211大致呈三角形,第二端部222大致呈矩形,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抵接于一点,导电端子头部成三角锥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2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