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跟进式水能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4966.8 | 申请日: | 201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9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康琼;唐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康琼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7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跟进 水能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力发电装置,特别是悬浮于水中、随水位变化而上、下移动的水力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电能是重要的能源之一。目前发电装置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水力资源丰富的情况下,水力发电处于首选位置。现有水利发电大部分采用电站建设方式,需要建设大型蓄水设施,存在电站建设、受地理条件限制,初期建设投资高以及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浮力及重力循环发电装置”(CN1395036A),该装置由上浮及下落导轨、控制导轨、齿型导轨、螺旋齿型轮轴组成子连接贯通的上浮及下落通道和输送通道,若干个浮体或重物体在上浮或下落通道中带动动力传动链轮运行发电,浮体或重物体在输送通道中被螺旋齿型轮轴推动旋转输送进入液体伸出或高处,循环返回上浮或下落通道。其浮力循环发电装置由蓄水池、浮体、动力装置、浮体输送装置组成,其原理是利用浮力能源和重力能源带动发电机组发电。
上述方案主要缺点是:其一,没有对污水流动的功能加以利用;其二,传动设备过于复杂,传动环节的机械能损失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水位变化而升降、置于江河截流发电的跟进式水能发电装置,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跟进式水能发电装置,多个承载浮体按一排方式固定在矩形框架上;发电机为两个,两个发电机共轴,发电机轴上设置有叶轮;矩形框架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左、右水位跟进器,左水位跟进器结构为:滑动套以滑动配合方式套合在竖轴上,升降轮轮周上的凹面与左、右导轨滑动配合,升降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联接轴上,左、右导轨以及竖轴均埋设固定在水泥基座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充分利用江河水流动能,将其转化为电能
将本装置置于江河水流中,只需在两岸构筑水泥基座,整个叶轮式发电设备随水位的升降而升降(沿竖轴即滑动轴以及导轮)升降,整个变化过程中,叶轮始终保持位于水位线以下,水流的动能冲动叶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2、本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装置运行可靠,无需建设大型蓄水设施和电站,不受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限制,适合于江河中任何实施应用,以江河截流方式或局部截流方式发电。
3、在当今能源匮乏的现况下,由于投资小、建设周期短,发电成本低,本装置极具推广价值,并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水位跟进器的立面结构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图5分别是图1所示矩形框架的竖梁和横梁的主视图;
图6图7分别是图1所示承载浮体的俯视图和主视图;
图8是图1所示叶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多个承载浮体2按一排方式固定在矩形框架1上;发电机为两个,两个发电机共轴,发电机轴上设置有叶轮5;矩形框架1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左、右水位跟进器7、8,左水位跟进器结构为:滑动套72以滑动配合方式套合在竖轴71上,升降轮73轮周上的凹面与左、右导轨74、75滑动配合,升降轮73可转动地安装在联接轴76上,左、右导轨74、75以及竖轴71均埋设固定在水泥基座9上。左、右水位跟进器8共用一根联接轴76,该联接轴可与矩形框架相固定(参见图4图5)。发电机3、4可以安装固定在承载浮体(参见图6图7,若承载浮体上不安装发电机,其上部可以是平面的)上,也可直接安装在矩形框架上。图7中,承载浮体2上设有安装叶轮的轴承座22和矩形框架固定座21.
升降轮73经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联接轴76上。图1示出一个实施例:承载浮体2为4个,发电机轴6上的叶轮5为3副。
参见图8,叶轮5上的叶片结构为:呈弧形的避阻叶片52)铰接在固定叶片51下部。
本新型的承载浮体、叶轮以及水位跟进器等均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矩形框架采用普通碳钢制作)。
使用时,沿河设置多套本装置,并可在河的上游设置不锈钢栏栅网,栏栅网与河水流动方向保持一定倾角,如45°倾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康琼,未经张康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4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