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胰岛素注射定位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4491.2 | 申请日: | 201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3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于德娟;刘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德娟 |
主分类号: | A61M5/42 | 分类号: | A61M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胰岛素 注射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糖尿病治疗的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是一种新型胰岛素注射定位板。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约有20%-30%使用胰岛素治疗,这些患者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家中自己进行皮下注射,而且是以腹部注射最为常用,注射胰岛素每天为2-4次,一年须730-1460次,因此,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注射部位很重要,如果经常短时间内重复注射某一部位,就容易造成皮下硬结和脂肪萎缩,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医生也经常叮嘱患者对腹部注射部位进行划线、划格、划圈的分区,但是很多患者难以执行,主要原因在于:1、没有明显的记号,容易忘记上一次的注射部位;2、由于汗液或洗澡等原因使得所画线条模糊不清甚至消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胰岛素注射定位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胰岛素注射定位板,包括塑料薄片1,其特征在于:在塑料薄片1的中心位置设有定位通孔2;在塑料薄片1的上面设有矩阵排列的注射通孔3;在以定位通孔2的中心为圆心,半径为5cm的范围内以及在定位通孔2的竖直中心线两侧各2cm以内的范围内不开设注射通孔3;塑料薄片1的两侧边缘装有腰部系带4。塑料薄片1为矩形,定位通孔2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得在家中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能够准确的掌握注射部位,极大限度地避免了短时间同一部位的重复注射,从而避免了皮下硬结和脂肪萎缩的发生,有益于药效的发挥和疾病治疗。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使用时,把定位通孔2对准肚脐,再把腰部系带4系在腰部,腰部系带4通常采用子母贴来制作,塑料薄片通常采用PVC材料制作。
由于肚脐周围5cm的半径范围内以及肚脐上下方的竖直腹部肌肉带范围都不宜进行皮下注射,因而塑料薄板上面在以定位通孔2的中心为圆心,半径为5cm的范围内以及在定位通孔2的竖直中心线两侧各2cm以内的范围内不能开设注射通孔3。
在定位通孔2定位于肚脐并系好腰部系带4之后,用消毒酒精消毒所需要注射空格的皮肤区域,然后注射胰岛素。注射完毕后用医用胶布把此空格粘贴掉。本实用新型注射通孔为1cm*1cm,通孔中心距离为2cm。根据要求,患者每两次注射部位之间的距离应在2cm左右,这种情况下,每次逐格注射的话,只要掌握准确,基本上就能达到每次间隙在2cm左右的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确保间隙在2cm以上,往往采取每空一格的注射方法,即间隔一个空格的注射方法,同样,注射过后的空格要用医用胶布粘贴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德娟,未经于德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4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与其液晶配向方法
- 下一篇:透镜移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