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桩柱一体式地面光伏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2246.8 | 申请日: | 201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9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晔;牟峻臣;叶水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10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柱一 体式 地面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地面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支架作为太阳能光伏主件的支撑结构,一般大面积连续布置,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光伏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保证承载能力同时,太阳能光伏支架需要尽可能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几种典型的太阳能光伏支架结构及其性能指标,并以此提出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目前已有的地面光伏支架技术中,最常见的为混凝土基础光伏支架,此种光伏支架采用混凝土基础与上部金属结构支架组合设计,在基础面将上部金属结构支架固定联接,但由于混凝土基础与上部金属结构支架施工工艺不同,导致基础施工势必存在大量的土方开挖,对原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并对施工场地周围造成沙尘污染,混凝土基础施工属湿作业,施工后期还有大量土方外运,导致了施工周期长,劳动力成本高。
另外,还有一种新型双桩光伏支架,此种光伏支架采用双桩设计,以取代混凝土基础光伏支架中的独立混凝土基础,桩柱采用分离设计并通过螺栓在桩顶面连接固定,但由于目前成桩工艺的缺陷,实际操作中桩顶面标高及平面坐标点位置不可能与设计图重合,从而需要通过调整支架主体来保证横梁上部轨道顶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及轨道中心的重合,但此种光伏支架由于需设置复杂调整机构,且操作不便,理论上必须设置4个调节点,导致调整点过多调整不可行,转而主要控制成桩施工工艺,但由于地质情况相对复杂,土质的不均匀性及土层中的碎石孤石,对成桩有非常大的影响,且成桩自身存在离散性偏差,最终导致此种新型双桩光伏支架无法大面积实施。新型双桩光伏支架虽然克服了混凝土基础光伏支架的混凝土基础施工作业的相关弊端,但无法克服自身调整困难的先天缺陷,在安装的便利性上反而不如混凝土基础光伏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柱一体式地面光伏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桩柱一体式地面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两根间隔分布的横梁,各横梁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横梁在其顶面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地固定联接有至少两根轨道,横梁在其与各轨道的连接区域上沿横梁的长度方向设有一个以上轨道调节孔,横梁在所述轨道调节孔处与相应的所述轨道固定联接,各轨道之间相互平行;至少两根横梁在其背面上连接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立柱和撑杆,所述立柱与水平面垂直,立柱的上部与横梁之间为上下可调式铰接;立柱上设有预置孔区域,所述预置孔区域在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预置孔区域设置有至少两个预置孔,各预置孔沿立柱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撑杆的一端在立柱的预置孔处与立柱铰接在一起,撑杆的另一端与横梁铰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柱的预置孔区域在其与撑杆相对的一侧设有凹槽,撑杆的端部置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柱的上部与横梁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节点板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节点板与横梁固定联接,所述第一节点板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长条形槽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与立柱的上部固定联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通过贯穿开口和长条形槽孔的螺栓与第一节点板铰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柱的上部设有两个以上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沿立柱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立柱在所述第一调节孔处与横梁铰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轨道与横梁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一端与轨道固定联接,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另一端开有长条形第二调节孔,该长条形第二调节孔的长度方向与横梁的长度方向垂直;横梁上的所述轨道调节孔为长条形,所述轨道调节孔的长度方向与长条形第二调节孔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连接装置通过贯穿第二调节孔和所述轨道调节孔的螺栓与横梁固定联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立柱的预置孔区域中,预置孔的设置还满足式(1)所示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2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产生吡咯衍生物及其中间体的方法
- 下一篇:信息记录介质用玻璃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