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章鱼产卵礁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2069.3 | 申请日: | 2010-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0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郝振林;宋坚;常亚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章鱼 产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章鱼产卵礁,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受精卵附着率高、不损害产卵亲体;既可以作为章鱼产卵礁,又可作为海洋生物的诱集礁;便于管理、经济实用的多功能章鱼产卵礁。
背景技术:
章鱼别称“蛸”、“望潮”,体短,卵圆形,无鳍,头上生八腕,俗称“八带鱼”,属于头足纲、章鱼属(Octopus)。章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岸海域,北方海域主要以短蛸和长蛸为主。章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除含大量蛋白质外,脂率含量高,维生素A丰富,可鲜食也可干制,是海鲜、酒楼的重要海味佳肴。章鱼生命周期短,生长迅速,是一种很有养殖潜力的经济品种。近年来,随着乌贼类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章鱼的捕捞强度过大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章鱼野生资源骤减。
目前我国的章鱼养殖因苗种完全依赖天然捕捞,尚未形成产业化。故章鱼资源的丰歉主要取决于产卵量的多少及成活率的高低。研究发现,章鱼所产卵为黏着性卵,产卵时需要将卵粘附于其它附着物上,即将卵粘附于产卵礁上。但目前的章鱼产卵礁体结构多为一体式,不但缺乏灵活性而且功能比较单一,即礁体只为章鱼产卵而设计,章鱼卵孵化后,此礁就会变成废弃品,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受精卵附着率高、不损害产卵亲体;既可以作为章鱼产卵礁,又可作为海洋生物的诱集礁;便于管理、经济实用的多功能章鱼产卵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章鱼产卵礁,由下礁体和上礁体叠加而成,在下礁体和上礁体的接触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位于或平行于接触面。
所述下礁体和上礁体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匹配的凸起和凹槽。
所述上礁体的上面设有把手。
所述通孔的内壁有陶瓷层。
所述通孔为圆孔。
本实用新型是由上下两礁体叠加而成,结构简单、成本低;受精卵附着率高、不损害产卵亲体;既可作为章鱼产卵礁,为章鱼室内人工孵化提供良好的场所,也可在章鱼卵子孵化结束后将其投入海中作为包括章鱼在内的海洋生物诱集礁,起到一礁双用的效果,避免资源浪费;因其结构灵活,可随时将礁体拆开细致观察孵卵效果及卵子的发育状况,也可随时将礁体拆开进行清洗,便于管理、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由用混凝土制成的长方形下礁体1和长方形上礁体2叠加而成,在下礁体1和上礁体2的接触面3上设有两个通孔4,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位于或平行于接触面。所述通孔4可以是各种形状,但最好为圆孔。在所述下礁体1和上礁体2的接触面3上设有相互匹配的梯形凸起5和梯形凹槽6,以确保组合后礁体的稳定性。为便于安装,在上礁体2的上面设有把手7,根据章鱼对产卵礁材质的喜好,以及便于清洗等,在通孔4的内表面贴有陶瓷层8。下礁体1、上礁体2以及通孔4的尺寸可根据需要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20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旋转多层次遮阳伞
- 下一篇:连接器和使用了该连接器的工具更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