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学的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1216.5 | 申请日: | 201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1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童春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春水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22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学的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学习用品、餐具,具体是一种能帮助人学习使用和正确使用筷子的筷子。
现有技术
现有筷子的技术特征:传统筷子通体圆柱形或前端圆柱形后端方柱形,少数后端或有装饰性刻痕、凹痕、凸纹、扭纹等;通体一色或后端印有少量装饰性文字或花纹;新型筷子种类很多,在材料、形状、大小、结构等方面有多种增加美观、降低成本、加强功效、附加功能的设计和改进。但传统筷子和新型筷子都没有用于握筷的构造和指示握筷的标记,不能指示和引导使用者正确握筷和用筷,不能帮助使用者学会正确握筷用筷,对初次使用和学习使用筷子的人而言存在明显的不足。
历史背景
筷子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文化遗产,有成千上万年的历史,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餐具。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使用筷子是一学就会(甚至不学都会)、从小就会、人人都会的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使社会、学校、家庭都忽略了筷子文化的教育,特别是幼儿学习使用筷子时没有反复教育指导其正确握筷子的姿势,使很多人小时侯没有学会正确握筷,而一旦养成了错误的握筷习惯,长大后想改正都很难,导致现在有许多中国人不会正确使用筷子;其后果是一日三餐用筷子不方便、特费劲,公众场合聚餐用筷动作不雅容易造成尴尬。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上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想学会使用筷子,但是,和许多想学会正确握筷的中国人一样,他们发现筷子上没有用于握筷的构造和指示握筷的标记,想学会正确用筷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学习使用筷子和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人提供一种能帮助他们快速学会正确握筷用筷的产品,使人们都能掌握正确握筷用筷的方法,使人们的一日三餐更优雅轻松,使我们的传统饮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筷子上设置指示、引导握筷的标记,根据正确握筷时筷子与手的接触情况在筷子的相应部位标记出握筷的手指及手指部位。标记的方式有三种:图形、文字、凹痕,这三种方式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如:图形+文字、凹痕+图形+文字),其中图形的颜色要与其周边的颜色明显不同、文字应是使用者熟悉的文字、凹痕要能产生明显的手感。由于不同筷子上的握筷标记不同,所以必须将筷子进行分类:按使用习惯分为右手筷和左手筷两种类型,按手型大小分为幼儿筷、儿童筷、女性筷、男性筷、大号、中号、小号等数种型号,按握在手上的位置分成前筷和后筷(靠近食指的为前筷,靠近拇指的 为后筷)。标记的种类(手指部位)共8个,前筷、后筷各4个,前筷有①食指根、②大拇指肚、③食指肚、④中指头上侧,后筷有⑤虎口、⑥大拇指次节、⑦中指肚、⑧无名指头上侧;具体实施中既可以8个部位全部标记,也可以只选择其中几个关键部位标记。标记的形状:图形为椭圆形或其他适宜的形状,凹痕为沿筷子纵向的凹弧面形、凹陷深度2-3mm。标记的大小为3-8mmx12-24mm。标记的位置及形状、大小参见附图及附图说明,标记的具体的位置因筷子的型号而异。除此之外筷子上还要以显著的文字注明左手筷、右手筷、前筷、后筷、儿童筷、女性筷、男性筷等。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现有筷子没有使用向导——握筷标记、不能指示和引导使用者正确握筷和用筷的问题,通过握筷标记能明确指示和正确引导使用者正确握筷,能为学习使用、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人提供良好的学习工具和实践工具,能使人们简便快速地学会正确握筷用筷或纠正不正确的握筷用筷,能让更多的人学会正确握筷用筷。
附图说明
图1为右手前筷正面,图2为右手前筷背面,图3为右手后筷正面,图4为右手后筷背面;图5为左手前筷正面,图6为左手前筷背面,图7为左手后筷正面,图8为左手后筷背面。图中标记及数码为握筷标记及其种类:①食指根,②大拇指肚,③食指肚,④中指头上侧,⑤虎口,⑥大拇指次节,⑦中指肚,⑧无名指头上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春水,未经童春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1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