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餐厨垃圾前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7723.1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3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韦;赵克;张晨光;何亮;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卫集团环境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姜莹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前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其主要特点是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高、易腐烂,其性状和气味都会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且容易滋长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对餐厨垃圾没有专门的管理规定。有些餐厨垃圾不加处理地喂猪,或被不法商贩回收提炼废弃油脂(地沟油),或与普通生活垃圾一起填埋。餐厨垃圾可能含有多种病菌,未经处理直接饲养畜禽,会通过畜禽体内毒素、有害物质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从而造成人畜之间的交叉传染。“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等有毒物质,经过不法途径回到人们的餐桌,供人食用会造成慢性疾病的发生甚至致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餐厨垃圾极易腐烂变质,会产生使人难以接受的不良感受,如刺激性气味。 而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垃圾中剩菜汤、馊水含量很大,容易在收集、运输途中泄漏,影响城市环境。餐厨垃圾直接被填埋处理,会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但餐厨垃圾内含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成分是油脂和蛋白质,可替代玉米、鱼粉、豆粕等加工成高能蛋白优质饲料,也是制取生物柴油的适合原料。按干物质含量计算,5000万吨餐厨垃圾相当于500万吨的优质饲料,内含的能量相当于每年1000万亩耕地的能量产出量,内含的蛋白质相当于每年2000万亩大豆的蛋白质产出量。也就是说,如果我国一年产出的餐厨垃圾全部得以利用,相当于节约了1000万亩耕地。
目前,对餐厨垃圾的前处理主要是采用机械破碎、然后分选、打浆匀质、脱油,最后用作饲料或是厌氧发酵产沼气。前处理使用的设备一般为流水线,由滚筒筛、磁选机、破碎机、打浆混合池等组成,设备间以皮带机或是螺旋输送机相连接。这些不但设备占地面积庞大,成本过高。而且餐厨垃圾中的物料成分十分复杂,有机质和无机质通常会缠绕和粘附在一起,处理过程中恶臭气体的散发,会给操作人员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另外,采用这种方式处理,离不开人工分选,分选效率不高,工作环境恶劣,自动化程度不高,易造成大量的有机质流失。且需采用单独的除油设施,效率低下,当用作厌氧发酵产沼气时,没有去除掉的油脂在后续的发酵罐中累积,将会抑制生物气的产生,产生“结壳”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餐厨垃圾前处理设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餐厨垃圾前处理设备,包括支座、打浆罐和油浴箱,内部安装加热装置的油浴箱架设在支座的上部,打浆罐下部固定安装于油浴箱内;打浆罐由罐体及盖体组成,盖体盖设于罐体的上部,盖体的上部开设一进料口,盖体的顶部装设一搅拌电机,安装在搅拌电机下部的搅拌杆伸入罐体的内部,并在搅拌电机的带动下对罐体内部存放的餐厨垃圾进行搅拌;罐体内固定安装一圆筒形筛网,筛网的底部固定于罐体内壁的底部,其上部向外延展并固定于罐体的上沿上,筛网的外壁与罐体内壁之间横向设有一定的间隔,罐体下部开设一出料口和一出渣口。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所述的餐厨垃圾前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出料口设置于筛网与罐体的间隔内,出渣口设置于罐体的正下方,位于筛网的底部。
所述的餐厨垃圾前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油浴箱的上部开设有导热油入口,下部开设导热油出口。
所述的餐厨垃圾前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打浆罐的盖体上开设一仪表安装口。
所述的餐厨垃圾前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安装于油浴箱底部。
所述的餐厨垃圾前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棒,所 述油浴箱底部开设2个以上间隔排布的加热棒插口,加热棒自加热棒插口插入油浴箱内进行加热。
所述的餐厨垃圾前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加热棒插口为12个。
所述的餐厨垃圾前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罐体上部开设一出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卫集团环境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环卫集团环境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7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网自动卷圈机
- 下一篇:平板清洗设备自动启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