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指示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7297.1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9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杨宏;杨海涛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指示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终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手机指示电路。
背景技术
呼吸灯,顾名思义,灯光在微电脑控制之下完成由亮到暗的逐渐变化,感觉像是在呼吸。广泛被用于数码产品,电脑,音响,汽车等各个领域,起到很好的视觉装饰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手机要实现预充电指示和呼吸灯指示,通常需要用IC来实现,这样造成电路复杂,实现成本高。且当电池深度放电时,插上充电器后不能触发手机开机,无法指示手机正处于预充电状态。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手机指示电路,其利用简单的分立元器件在同一个电路中实现预充电指示和呼吸灯指示这两个功能,且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机指示电路,包括一发光指示元件,其中,所述发光指示元件的第一端连接至手机充电端,其第二端通过第一场效应管接参考地。
所述的手机指示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D极与所述发光指示元件连接,S极连接参考地,G极通过第二场效应管与用于发出未接来电及未读短消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的手机指示电路,其中,其还包括一输入端与手机电池连接的场效应管开关电路,所述场效应管开关电路的开关控制端与第二控制信号端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发光指示元件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的手机指示电路,其中,所述场效应管开关电路包括第三场效应管和第四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G极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连接、S极连接参考地、D极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G极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S极与所述手机电池连接,其D极与所述发光指示元件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的手机指示电路,其中,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场效应管与所述发光指示元件之间的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D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发光指示元件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的手机指示电路,其中,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机充电端与所述发光指示元件之间的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手机充电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的手机指示电路,其中,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还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所述手机充电端连接。
所述的手机指示电路,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公共连接端通过第二限流电阻与所述发光指示元件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的手机指示电路,其中,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G极与用于发出未接来电及未读短消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控制端连接,其S极连接参考地,其D极与第一场效应管的G极连接。
其中,所述发光指示元件为一发光二极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机指示电路,用于实现在电池深度放电时,插上充电器后指示手机的预充电状态。同时该电路可以实现呼吸灯效果,在手机正常开机使用时,指示未接来电以及未读短消息等事件。
本实用新型利用简单的分立元器件在同一个电路中实现预充电指示和呼吸灯指示这两个功能,降低了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弥补低端手机平台不能实现预充指示的缺陷,可以在任何没有预充指示功能的低端手机平台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指示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指示电路,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指示电路,利用简单电路同时实现呼吸灯指示和预充电指示,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手机指示电路,包括一发光指示元件D3,该发光指示元件D3为一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指示元件D3的第一端11连接至手机充电端,其第二端12通过第一场效应管Q3接参考地。场效应管有3个极性,栅极(G极),漏极(D极),源极(S极)。
其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3的D极与所述发光指示元件D3连接,Q3的S极连接参考地,Q3的G极通过第二场效应管Q4与用于发出未接来电及未读短消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控制端10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72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