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架的快速扣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86361.4 | 申请日: | 201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4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嘉容 |
| 主分类号: | F16B7/00 | 分类号: | F16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快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快速扣接装置,尤指一种应用在鹰架、露天舞台、灯光架等使用长杆连接而成的支架,使支架能够简易快速组装与拆卸的支架的快速扣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鹰架、露天舞台、灯光架、露天雨棚等支架,系使用竹干及木条连续架接而成,其连接竹干及木条组成支架时,系使用钢丝捆绑住竹干及木条的交接部位,因此造成组装及拆卸工作缓慢,而且工人的捆绑技术直接影响到稳固性,容导致支架的结构不够稳固。其后改良的支架,系使用多数钢管纵横及交错连接而成,其通常在主要钢管(主杆)的选定处预先焊接有横向及其它方向的套接筒,并在套接筒设有径向的螺孔及螺丝,然后将次要钢管(支杆)的端部插置在套接筒,再旋紧套接筒侧边的螺丝,使螺丝端部紧迫次要钢管(支杆);但使用螺丝进行锁合,仍然需要耗费时间一一扭转螺丝,对提升组装与拆卸的效率仍然不彰,而且使用螺丝端部紧迫次要钢管,仍然有导致次要钢管(支杆)轴向滑动脱离之虞。
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支架的快速扣接装置,以使上述领域中的支架能够简易、快速的组装及拆卸,并具有稳定组接效果,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憾,创作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支架的快速扣接装置,以期达到简易快速的组装与拆卸支架,及稳定连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支架的快速扣接装置,其借着快速 扣接装置其中一快速扣片的结构设计,致使快速扣片可以结合在支架的主杆,以提供支杆端部的连接扣快与连接在该快速扣片,进而达到简易快速的组装与拆卸支架,及稳定连接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快速扣接装置的实施内容包含:该快速扣接装置具有一快速扣片,该快速扣片系为多边型刚性片体,在该快速扣片中央贯穿的设有一用以套合在主杆的结合孔,在该结合孔周围的快速扣片上设有数个环状数组以提供楔子插置的第一插孔,各该第一插孔分别对应该快速扣片多边形状其中的一侧边,且该第一插孔构成有相对称的两个平行的平面孔壁,及相对称的两个弧形孔壁者。其中,上述该快速扣片系为八边形片体,该快速扣片上的第一插孔系为八个,并分别对齐该快速扣片的各侧边。
上述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快速扣接装置的实施内容,更包含:一连接扣,该连接扣前端凸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扣块,在两扣块之间构成一可套合在该快速扣片任意一侧边的扣接槽,并在两扣块分别设有贯穿的且与该扣接槽垂直交集的第二插孔,使该第二插孔可与该快速扣片的第一插孔对齐,另外该连接扣后端凸设有一柱状的杆接部,该杆接部可插置及焊接在支杆端部。
上述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快速扣接装置的实施内容,更包含:一楔子,该楔子系为断面呈矩形的长条块,该楔子并设有一斜侧边,该楔子可贯穿的插置在该连接扣的第二插孔及该快速扣片的第一插孔,使该连接扣与该快速扣片相互组接。
其中,上述该楔子的两侧面可以分别凹设有一导槽,该连接扣的第二插孔一内侧壁设有一对应该导槽的凸块,用以导引楔子插置在该连接扣的第二插孔及该快速扣片的第一插孔。
借此,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快速扣接装置,可利用该快速扣片让结合在支杆端部的连接扣快速套接,并使用该楔子连接住该快速扣片及连接扣,进而达到简易快速的组装与拆卸支架,及稳定连接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横向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快速扣片
10快速扣接装置
11结合孔
12第一插孔
13侧边
121平面孔壁
122弧形孔壁
2连接扣
20主杆
21扣块
22扣接槽
23第二插孔
24杆接部
25凸块
3楔子
30支杆
31斜侧边
32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嘉容,未经张嘉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63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二胡
- 下一篇:单点控制平面显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