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线型三维加热式镁还原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6318.8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0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国;拓万兰;王秀荣;董家驭;王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华源冶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26/22 | 分类号: | C22B26/22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赵明辉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线型 三维 加热 还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镁还原炉,尤其是流线型三维加热式镁还原炉。
背景技术
金属镁还原炉炉内的换热主要通过炉气的对流和辐射以及炉墙和炉顶的辐射传热来加热还原罐,由于热射线的直线传播特性,使炉墙之间相互传热,其被加热工件(还原罐)所获得的辐射热量较少,烟气的流速不高,对流换热所占比例较小。而且由于炉墙的不光滑性,使热射线呈漫反射状态热能不能有效吸收,同时由于工艺要求,需要有长的恒温时间,所以炉体散热占整个用热量的大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线型三维加热式镁还原炉,能够减少火焰导向通道上的摩擦力和由于炉体结构死角产生的涡流造成的热能损失,并有效地使热能反射至被加热的还原罐上,还原罐立体受热均匀,炉内压力均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流线型三维加热式镁还原炉,包括炉顶、炉底、和连接炉顶与炉底的炉墙,在炉内安装有烧嘴,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炉顶内与炉墙的连接处为圆弧形过渡表面,而炉底内与炉墙的连接处也为圆弧形过渡表面,所述烧嘴有四组,该四组烧嘴分别安装在与待加热还原罐垂直的平面的四个角上。
其中炉顶、炉底、和炉墙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Ra<12.5μm~25μm。
本实用新型的还原炉从炉体内结构为流线型,炉体内部火焰通道均是由光滑的抛物线型结构,减少火焰导向通道上的摩擦力和由于炉体结构死角产生的涡流造成的热能损失,并有效地反射至被加热的还原罐上。火焰从被加热的还原罐上、下、左、右全方位通过,使得还原罐立体受热均匀,炉内压力均衡。由于增强了辐射传热系数,可以节约燃料15~20%以上,同时可以减少被加热工件的氧化烧损率,独特的空腔结构设计,有效的降低了炉体的散热损失,可以应用于各种燃料的金属镁还原炉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炉顶1、炉底6、和连接炉顶1与炉底6的炉墙5,在炉内安装有烧嘴4,在炉顶1内与炉墙5的连接处为圆弧形过渡表面,而炉底6内与炉墙5的连接处也为圆弧形过渡表面,而烧嘴4有四组,该四组烧嘴4分别安装在与待加热还原罐2垂直的平面的四个角上,在现有技术中普遍只使用两组烧嘴4,一组喷射火焰3时另一组排烟,交替往复工作,本实用新型中左上角和右上角的烧嘴4为一组,交替工作,而左下角和右下角的烧嘴4为另一组,同样交替工作。
另外炉顶1、炉底6、和炉墙5内表面光滑,其表面粗糙度值Ra<12.5μm~2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华源冶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华源冶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6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