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热油污泥干燥机桨叶轴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6039.1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2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源;陈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三原重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71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油 污泥 干燥机 桨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热油污泥干燥机桨叶轴,属于干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城市污水的产生量在不断增加。近几年来,国家从政策和财力上都积极支持,建设了大批城市污水处理厂,以保持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促进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污水问题已逐步得到缓解。然而,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仍是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处置不当将造成严重二次污染。污泥的无害化处理问题日益严峻。
目前,污水处理厂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污泥脱水外运填埋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氮、磷、钾等元素。如果经过有效处理还可以作农业化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利用。现有的污泥干燥机存在着干燥率低,干燥不均匀,污泥结块抱轴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洁,热传导性高、干燥均匀,使用性能佳的导热油污泥干燥机桨叶轴,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干燥率低,干燥不均匀,污泥容易结块抱轴等缺陷。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热油污泥干燥机桨叶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带有夹套管的空心桨叶轴,桨叶轴外匀距间隔固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若干桨叶,桨叶轴内设有输油管,输油管的两端通过加强板且与加强板焊接,加强板与桨叶轴的内壁焊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桨叶的形状呈楔形扇面结构。
所述桨叶与桨叶轴通过自动埋弧焊接机密封焊接。
所述桨叶内具有空腔,且该空腔与桨叶轴的内腔内相连通。
所述单个桨叶轴内的输油管的数为两根,以中心水平的形式排列。
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操作方便,性能优越,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维修方便;主要以高湿物料为基础,专门针对各种高温下料呈泥状物料。具有烘干迅速、能耗低的特点。它可以一次性将80%含水量的物料干燥到成品,适用于各种活性污泥,下水污泥,造纸污泥及各种槽渣等高湿物料。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热油为导热介质,改变了桨叶轴内结构配备,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导热油污泥干燥机桨叶轴,包括两端带有夹套管1的空心桨叶轴2,该夹套管1安装在污泥干燥机箱体两端的轴承座上,夹套管1紧密配合安装在桨叶轴的两端,且与桨叶轴相连的端面为周密焊接。桨叶轴2外匀距间隔固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若干桨叶3,桨叶轴2内设有输油管4,输油管4的两端通过加强板5,即加强板5开设有可供输油管4穿过的孔,输油管4与加强板5紧密配合且配合面采用电焊周密焊接,加强板5与桨叶轴2的内壁也采用周密焊接。其中,桨叶3的形状呈楔形扇面结构。桨叶3与桨叶轴2通过自动埋弧焊接机周密焊接。桨叶3内具有空腔31,且该空腔31与桨叶轴2的内腔21内相连通。所述单个桨叶轴2内的输油管4的数为两根,以中心水平的形式排列。给桨叶轴带来最大程度的换热面积,提高污泥干燥效率,并使导热均匀,干燥均匀。污泥干燥机整机中使用本结构导热桨叶轴2组或2组以上,相邻组导热桨叶轴之间的桨叶为交错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三原重工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绍兴三原重工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60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信号同步的立体显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质毒性的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