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阳光全光导入采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5863.5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3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肖贤建;庄燕滨;王琳;徐立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1S11/00 | 分类号: | F21S11/00;F21V13/00;F21V17/00;F21V8/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光 导入 采光 系统 | ||
1.一种阳光全光导入采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聚焦全光采集装置,该双聚焦全光采集装置包括:环形抛物面镜(1)、设于环形抛物面镜(1)前端的球形凹面镜(2)和穿设于环形抛物面镜(1)的中央通孔中的全光光导管(3);
太阳光经环形抛物面镜(1)反射聚焦,通过凹面镜(2)再次反射生成柱形光束,并进入全光光导管(3);
全光光导管(3)包括:玻璃管(3-1)、设于玻璃管(3-1)外壁的反光镜面膜(3-2)和紧配合于反光镜面膜(3-2)外周的塑料套管(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全光导入采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抛物面镜(1)、全光光导管(3)和凹面镜(2)同中心轴线分布,且环形抛物面镜(1)和凹面镜(2)的聚光焦点重合;所述球面镜(2)适于将环形抛物面镜汇聚(1)的太阳光反射为聚集的平行光进入全光光导管(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全光导入采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光光导管(3)通过螺纹套管(4)串接延伸并形成光导管路;在该光导管路中通过设置拐角接头(5)实现光导转向,并通过设置分光接头(6)实现光导管路的分路,且在各路光导管路的末端设有散光头(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阳光全光导入采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接头(5)为弧形管或为弧度为90°的圆弧形管,其剖面结构与全光光导管(3)的剖面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阳光全光导入采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接头(6)包括:与所述光导管路螺纹配合的管状的接头部(6-1)和连接于该接头部(6-1)下端的多个通向不同方向的弧形光导管(6-2);各弧形光导管(6-2)的剖面结构与全光光导管(3)的剖面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阳光全光导入采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头(7)包括:与所述光导管路螺纹配合的管状的连接部(7-1)和设于该连接部(7-1)下端的多个通向不同方向的弧形光导细管(7-2),各弧形光导细管(7-2)的剖面结构与全光光导管(3)的剖面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阳光全光导入采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弧形光导细管(7-2)的直径大于连接部(7-1)的半径,各弧形光导细管(7-2)的顶端设有缺口,各弧形光导细管(7-2)通过所述缺口彼此拼合并内接于连接部(7-1)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阳光全光导入采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弧形光导管(6-2)的直径大于接头部(6-1)的半径,各弧形光导管(6-2)的顶端设有缺口,各弧形光导管(6-2)通过所述缺口彼此拼合并内接于接头部(6-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58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节能电烙铁
- 下一篇:铝钎焊热脱脂炉中的热风导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