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双液混合注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3048.5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金建国;叶海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金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10 | 分类号: | E01C2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路基加固及修复所用的组合式双液混合注浆装置,属于工程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注浆技术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修复与处理工程中。注浆技术是针对因地基软弱引起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各种病害而开发的新工艺,应用深层软土劈裂挤密注浆,利用水泥化学浆和软土反应的发热、微膨胀、离子交换使软土得到有效挤密固结、土性改良、桩体硬化,从而提高路基的承载力,以减小或消除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路基注浆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注浆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312397介绍了一种注浆管快速连接器。其结构由套管、底端挡圈、橡胶密封圈、隔套、固定挡圈、调整螺母、活动接头构成,底端挡圈固定在套管上,套管头端部有螺纹,装有活动接头,套管底部光轴装有橡胶密封圈、隔套、固定挡圈、调整螺母、隔套设置在橡胶密封圈之间,挡圈设置在橡胶密封圈与调整螺母之间。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289048公开了一种旋转高压喷射注浆单管双喷钻头,上下接手上分别有上、下喷嘴,上、下接手的活塞孔内装有带中心孔的活塞,活塞上装有密封圈,活塞的中心孔的右端有阻挡机构及为了使用上喷嘴时设入中心孔的钢球;上、下喷嘴能分别喷射水泥浆和清水。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448945涉及一种双液注浆泵,该双液注浆泵的曲轴箱内安装有一个曲轴,驱动机构通过安装在曲轴上的大齿轮带动曲轴,曲轴的曲拐上并排安装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在曲轴上的角度位置相同,即两个连杆在曲拐上的旋转轴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两个连杆的端头通过十字头及活塞拉杆分别联接一套吸、排浆系统。
但是,采用以上所述的注浆装置来进行路基注浆修复时,存在着注浆材料混合不均匀、窜浆、浆液反流堵管及注浆深度小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注浆装置在路基注浆工程应用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双液混合注浆装置,目的是便于施工人员能够根据注浆深度随时调整注浆管长度,使双浆液均匀混合,并且避免由于堵管而延误工程进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双液混合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双液输入装置(1)、连接管(2)、双液混合装置(3)和注浆头(4);双液输入装置(1)包括外管(8)和设于外管(8)中的内管(9),外管(8)与水泥浆液输入管(5)连通,内管(9)与化学浆液输入管(6)连通;连接管(2)包括与外管(8)连通的连接管外管(8a)和与内管(9)连通的连接管内管(9a);双液混合装置(3)包括与连接管外管(8a)连通的双液混合外管(8b)和与连接管内管(9a)连通的双液混合内管(9b),双液混合内管(9b)的下端设有拢流装置(16),双液混合内管(9b)靠近下端部的侧壁上设有出浆口(15);注浆头(4)与双液混合外管(8b)连通。
进一步的,双液输入装置(1)还包括双液输浆管连接器(7),外管(8)与水泥浆液输入管(5)之间以及内管(9)与化学浆液输入管(6)之间均通过双液输浆管连接器(7)连通。
较佳的,双液输浆管连接器(7)为一圆筒,圆筒的底端与外管(8)的顶端连接,圆筒的顶端设化学浆液输入管接口(19),圆筒的侧面设水泥浆液输入管接口(20);内管(9)与化学浆液输入管(6)通过化学浆液输入管接口(19)连通,水泥浆液输入管(5)与水泥浆液输入管接口(20)连接。
进一步的,双液混合装置(3)的双液混合内管(9b)的上部安装有挡逆流装置(14),以避免混合后的浆液返流,造成浆液固结而堵管。
较佳的,双液混合装置(3)的双液混合外管(8b)的长度大于双液混合内管(9b)的长度。
较佳的,注浆头(4)的下部分侧壁上设有注浆孔(17),注浆头(4)的下端部为圆锥端头。
较佳的,所述外管(8)、连接管外管(8a)、双液混合外管(8b)以及注浆头(4)之 间均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外管(8)、连接管外管(8a)、双液混合外管(8b)的下端均设有内螺纹(10),连接管外管(8a)、双液混合外管(8b)以及注浆头(4)的上端均设有与内螺纹(10)配套的外螺纹(13)。
较佳的,所述内管(9)、连接管内管(9a)和双液混合内管(9b)之间均通过楔形接口连接;优选的,内管(9)和连接管内管(9a)的下端均设有楔形公口(11),连接管内管(9a)和双液混合内管(9b)的上端均设有与楔形公口(11)相配合的楔形母口(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金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金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3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