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盲人手杖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2915.3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9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鲁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笛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G01F2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盲人 手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杖,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盲人探测水深并可定位报警的手杖。
背景技术
盲人外出行走时一般需要借助手杖来判别前面的路况,常见的盲人拐杖只能帮助盲人判断前面是否有障碍物,但是对前面有水坑的情况,无法帮助盲人判断。
公开号为CN200620043351的中国专利中披露了一种用于盲人拐杖,该拐杖于杖杆的上部一段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电池和蜂鸣器,在杖杆的底端具有包裹有两相互间隔的金属环,其中电池的一极导线连接其中一个金属环,另一极导线连接蜂鸣器,蜂鸣器再导线连接另一个金属环。这样由于路面积水内含有多种离子而导电,当两个金属环之间连通时即可判断为前方有水洼。
但是该专利中的盲人拐杖有诸多不足:
1、该装置中的两个金属环位置固定,如果如其附图所示的较小间距,在下雨天路面大面积积水情况下,两个金属环将长时间短接,不具有任何提示的效果;如果两个金属环采用较大的间距,则晴天出行时不能规避较浅的水洼。
2、对于嘈杂的环境,蜂鸣器的提示可能被使用者忽略,而且盲人出行很大程度上依靠其听力,蜂鸣器的提示音有可能对于盲人辨别周围环境产生极大干扰。
3、两金属环长期接触污水而很容易受到侵蚀,对于盲人来说,不易清理保养。
4、拐杖在雨天使用时,杖杆表面不可避免的附着一层雨水,并将两金属环短接造成误报警,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盲人手杖,该手杖采用设置多个液位传感器的伸缩式杖杆,并通过设置随液面浮起的浮子,可自动监测水深,并实现实时定位、报警,极大的提高的手杖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盲人手杖,包括杖杆及设于所述杖杆上端部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杖杆下部具有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的腔内设有可随液面上升浮起的浮子,所述浮子内设有磁性芯片,所述中空结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可接受所述磁性芯片信号的液位位置传感器,所述中空结构下端设有多个用于外部的液体进入的进水孔;所述液位位置传感器控制连接有被编程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连接有一震动马达及一电池,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震动马达及电池设于所述把手内。
所述中空结构的上端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孔。
所述杖杆由多节由上之至下依次套装的中空的套管组成;所述液位位置传感器轴向分布于位于最下端的第一套管的内壁,该第一套管的下端连接有具有所述进水孔的杖头。
所述第一套管内壁固定设有连接所述液位位置传感器的导线,用于固定把手的大套管内部固定设有相同数量之导线,所述第一套管内的导线与所述大套管内的导线通过可弯曲的电线相连通。
所述电线为螺旋式电线。
所述液位位置传感器可活动式固定于所述杖杆的内壁。
所述液位位置传感器可活动式设置于一长槽内,所述长槽开设于所述杖杆壁上,所述液位位置传感器外露于所述杖杆外壁的部分具有凹凸结构以便于推动。
所述把手上设有一呼救按钮;其内设有一GPS定位单元,可接收与传送所述手杖所在的卫星定位坐标信号,一移动通讯装置,用于传输呼救信号。
所述呼救按钮采用低于把手外表面的凹陷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手动调节设定多个水深警戒值,并通过不同的振动模式提醒用户前方水深;采用震动提醒,在嘈杂的环境下也不会漏掉提示,且不会对于使用者听觉产生干扰;采用浮子和感应装置来监测水位,避免误报警,同时可实现实时定位、报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杖杆结构简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所示,图中标记分别为:杖杆1、把手2、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第三套管5、伸缩按钮6、液位位置传感器7、长槽8、进水孔9、杖头10、导线11、螺旋电线护套12、呼救按钮13、GPS定位单元14、移动通讯装置15、震动马达16、电池17、电子控制单元18、浮子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笛,未经鲁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2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