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塔的气液分离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78621.3 | 申请日: | 201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2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常全忠;冯拥军;唐照勇;王瑛;曾凡文;王金峰;瞿尚君;侯颖;张晓东;范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气液分离塔的气液分离装置,涉及一种填料塔以及其它气体净化、吸收用的分离塔的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冶金化工过程中,烟气处理及净化吸收要采用塔式吸收、净化设备。在冶炼烟气制酸系统过程,由于烟气浓度受冶炼系统影响比较大,当烟气浓度出现波动时会造成制酸尾气浓度波动,波动较大时造成尾气浓度超标。目前,迫于环保压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各地对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尾气系统进行改造,改造过程设备投资大,塔与塔之间管路连接造成系统阻力大,漏风率高。而且由于受到设备布置区域及空间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多功能结构的设备,如将吸收塔与尾气吸收塔合一等,但由于在多功能塔中用的吸收液不一样,必须将吸收液分开的同时保证气体能够通过,增加了工艺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性强,能有效保证气体能顺畅通过,减少气液分离塔设备占地,减少投资,实现多功能,有效减少系统阻力,减少漏风率的气液分离塔的气液分离装置。
一种气液分离塔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
一气体分布板-该气体分布板包括一水平位于气液分离塔中的,形状为向上凸起的圆缺形孔板,与内边与圆缺形孔板联为一体、外环边与气液分离塔内壁相接的水平环形圈板;该气体分布板通过位于水平环形圈板下面的支撑牛腿固定在气液分离塔内;在气体分布板的水平环形圈板上设置有出液口;
导流管-该导流管为垂直通管,其下端与气体分布板的圆缺形孔板的通孔固接,侧壁开有出气口;
导流管帽-该导流管帽为盖装在导流管上端的伞状帽;
排液管-该排液管为一上端与气体分布板的水平环形圈板上设置有的出液口固定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液分离塔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液管尾端与气液分离塔的循环液收集管相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液分离塔的气液分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分布板的圆缺形孔板的孔以辐射形排布分布板,由塔壁到中心通气孔直径渐大,通气孔的总面积与气液分离塔烟气出口管的面积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液分离塔的气液分离装置,可安装于各种气液分离塔中,特别是安装于功能的气液分离塔体中,将各功能的塔体分隔,并将各塔段的液体分离,同时保证气体能顺畅通过。有效地实现了减少设备占地,减少设备投资,同时可减少塔与塔之间管路连接降低系统阻力的同时减少漏风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分布板的结构置图;
图3为图2的府视图;
图4为导流管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气液分离塔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结构包括:
一气体分布板-该气体分布板包括一水平位于气液分离塔中的,形状为向上凸起的圆缺形孔板1,与内边与圆缺形孔板联为一体、外环边与气液分离塔内壁2相接的水平环形圈板3;该气体分布板通过位于水平环形圈板下面的支撑牛腿4固定在气液分离塔内;在气体分布板的水平环形圈板上设置有出液口;
导流管5-该导流管为垂直通管,其下端与气体分布板的圆缺形孔板的通孔固接,侧壁开有出气口6;
导流管帽7-该导流管帽为盖装在导流管上端的伞状帽;
排液管8-该排液管为一上端与气体分布板的水平环形圈板上设置有的出液口固定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液分离塔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的排液管尾端与气液分离塔的循环液收集管相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液分离塔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的气体分布板的圆缺形孔板的孔以辐射形排布分布板,由塔壁到中心通气孔直径渐大,通气孔的总面积与气液分离塔烟气出口管的面积相同。
实施例
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液分离塔的气液分离装置安装置在多功能气液分离塔中,将各功能的塔体分隔;操作时气液分离塔的气液分离板,支撑在牛腿之上当冶炼烟气或其他气体在多功能塔的下端塔处理完毕后,剩余气体向上通过气体分布孔板上的通气孔流进导流管与导流管帽相遇受阻,经过导流管上出气孔均匀分布进入多功能塔设备的上端塔体进一步处理,上端塔内的循环液则通过被多功能设备气液分离装置阻隔后,经过气体分布板上留好的出液孔经排液管排出或由排入循环液收集管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86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