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8005.8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3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固定 装置 多极 塑壳式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断路器领域,尤其涉及塑壳式断路器领域,是一种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模块化结构的塑壳式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触头系统为多极模块化结构的塑壳式断路器中,通常采用的极间固定方式都是仅通过安装螺钉将每个单极模块固定在塑壳式断路器的外壳上。在通常的运用中,电路中每一极流过的电流方向都是同向,因此极间产生的电动力为吸力,对塑壳式断路器的外壳没有影响。但是当运用的电路中其极间流过的电流方向为异向时,极间产生的电动力则为斥力。这在直流电路的运用中会经常遇到。当电路中流过大短路电流时,在极间斥力的影响下将对外壳产生很大的破坏性冲击作用,可能使外壳承受不了斥力的冲击而发生破裂。现有技术中,塑壳式断路器只能通过选用高强度外壳材料或增加外壳厚度等加强外壳强度的方法,来解决异向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对外壳产生破坏性冲击作用的这个问题,这样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通过极间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选用材料或增加厚度等加强外壳强度的方法,来解决异向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对外壳产生破坏性冲击作用的这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包括多个单极模块,所述多个单极模块通过极间固定装置固定,该极间固定装置包括一根固定轴、一根绝缘套管及固定件,所述绝缘套管贯穿所有单极模块,所述固定轴从绝缘套管中穿过后,端部由所述固定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每个单极模块上均设有供所述绝缘套管穿过的通孔,通孔的两端设有定位沉孔。
本实用新型相邻两个单极模块之间还设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套在绝缘套管的外面,支撑套筒的两端插入相邻两个单极模块的定位沉孔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极间固定装置运用在多极塑壳式断路器中有两套。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件为螺母,该螺母与所述固定轴的端部螺纹配合。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通过极间固定装置,能有效地减少外壳上实际承受到的电动力的冲击,因此可以很大地降低对外壳材料强度的要求,可避免采用通过选择高强度外壳材料或增加外壳厚度等不经济的加强外壳强度方法,因此可以很大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零件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极模块;2,固定轴;3,绝缘套筒;4,螺母;5,支撑套筒;21,定位沉孔;22,通孔;23,螺纹端;24,单极模块的外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包括多个单极模块1,所有单极模块1通过极间固定装置固定,该极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轴2、绝缘套筒3支撑套筒5及固定件,绝缘套管3贯穿所有单极模块,固定轴2从绝缘套管3中穿过后,端部由所述固定件固定。单极模块1在的塑壳式断路器壳体内,由动静触头系统、灭弧系统、转轴系统、安装盒、铆钉构成。每个单极模块1上均设有供绝缘套管3穿过的通孔,通孔的两端设有定位沉孔21。并相邻两个单极模块之间还设有支撑套筒5,支撑套筒5套在绝缘套管3的外面,支撑套筒5的两端插入相邻两个单极模块的定位沉孔21内。
该极间固定装置为两套,将多个单极模块1串在一齐,通过支撑套筒5来固定单极模块1之间的极间距与相对位置;在固定轴2上套装绝缘套管3,用来加大各极之间的爬电距离,使每相邻单极模块间都有绝缘套筒;固定轴的端部为螺纹端23,最后通过螺母4固定,将多个单极模块1紧密地固定在一起。
首先将两根带有绝缘套管3的固定轴2穿过多极塑壳式断路器中单极模块1的外表面24上的两个通孔22,然后在穿过的绝缘套管3上穿上支撑套筒5,支撑套筒的两端插在单极模块1的外表面24上的通孔22中同心位置上的定位沉孔21中,再穿过第二个单极模块1上的两个通孔22,再穿上支撑套筒5……,直至所需单极模块1的个数符合要求为止,最后在固定轴2的两端各自旋入一个螺母4,并把它们旋紧,使螺母4与固定轴2不高出单极模块1的外表面,从而把塑壳式断路器中的多个单极模块紧密地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若电路中的极间电流方向为异向时,则在极间产生电动斥力。在极间电动斥力的影响下将使各个单极模块1向外发生分离运动,但由于每根固定轴2上的两个固定螺母4的作用,使固定螺母4与固定轴2的组合承受了电动斥力的作用,限制了单极模块1的分离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8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远程分断功能的小型断路器
- 下一篇:带触头动作传递装置的塑壳式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