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玻璃深加工的活动烧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77074.7 | 申请日: | 201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4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圣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玻璃 深加工 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深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玻璃深加工的活动烧具。
背景技术
玻璃深加工也即玻璃二次加工,它是利用一次成型的平板玻璃(浮法玻璃、平拉玻璃、压延玻璃)为基本原料,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玻璃产品,例如改变平板玻璃的几何形状。众所周知,平板玻璃一般是平整光滑的,但在使用中,人们往往需要一些具有弧度或曲面的玻璃。这就需要改变平板玻璃的几何形状。圆弧弯曲玻璃:也称为热弯玻璃、弧弯玻璃,属于玻璃二次升温至接近软化温度时,按需用要求,经压弯变形而成。按弯曲程度又分为浅弯和深弯。浅弯多用于建筑装演、汽车、船舶挡风玻璃、玻璃家具装饰系列(如电视柜、酒柜、茶几)等;而深弯可广泛用于卧式冷柜、陈列柜台、观光电梯走廊、玻璃顶棚、观赏水族箱等。如果在热弯的同时进行钢化处理就是热弯钢化玻璃,玻璃锅盖属于此类。现在一些弧形玻璃幕墙为了保证其安全性,多采用热弯钢化玻璃。
热弯玻璃加工时,通常是将平板玻璃放在烧具上,然后送入到热弯炉中加热并压弯,以形成所需要的热弯形状。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的一种玻璃深加工用的烧具,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架2,支撑架2的形状与热弯后的玻璃形状相适配,支撑架2的左右两端21、22开活动节,中间部分23是固定的,平板玻璃3刚放到烧具上时还是平面的,玻璃3的重量由支撑架2的两端支撑,玻璃3的中部无支撑,这使得玻璃3容易因自重碎裂,对那些跨度较大的玻璃,这种现象尤其明显。由于原材料报废较多,对生成产本造成巨大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活动烧具上述对玻璃支撑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对玻璃提供良好支撑的活动烧具,可以有效的避免玻璃原材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玻璃深加工的活动烧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位于所述底座两端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以及位于所述底座中部的第三支撑部;所述烧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框架;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一支撑节、第二支撑节、第三支撑节和第四支撑节;
所述第一支撑节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活动连接,另一端搭在所述第三支撑部上;所述第三支撑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活动连接,另一端搭在所述第三支撑部上;所述第四支撑节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活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玻璃深加工的活动烧具中,所述第一支撑节和所述第四支撑节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玻璃深加工的活动烧具中,所述第二支撑节和所述第三支撑节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玻璃深加工的活动烧具中,所述第一支撑节和第四支撑节设置有斜向的加固杆。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玻璃深加工的活动烧具中,所述第二支撑节和所述第三支撑节设置有纵向的加固杆。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玻璃深加工的活动烧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使用新型的活动烧具中,采用四节活动支撑节,平板玻璃放在烧具上时,第二支撑节和第三支撑节可以对平板玻璃的中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玻璃由于缺乏支撑而碎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活动烧具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活动烧具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烧具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烧具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烧具的优选实施例放上平板玻璃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7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