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浓硫酸贮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5431.6 | 申请日: | 201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2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美;周桂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陈书诚 |
地址: | 4100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硫酸贮罐,属于硫酸化工机械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冶炼烟气制酸产出的硫酸浓度(质量百分比,下同)一般在93%~98.5%之间,由于浓硫酸的结晶温度的特殊性,对于浓度在93%~98.5%之间的浓硫酸,浓度为98%的硫酸结晶温度最高,为0.7℃;浓度为93.77%的浓硫酸结晶温度最低,为-34.86℃。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了保证冬季生产的正常运行,通常采取调整产酸浓度的方法,防止浓硫酸在低温时结晶,即使烟气条件满足产98%浓度的硫酸,也改用产出93.5%左右的硫酸。但对于冬季极端最低温度为-45℃、封冻期长的地区,即使采取上述方法也难以保证产出的硫酸不结晶。在这种地区,对于产酸量大、封冻期长、浓硫酸贮罐的贮存能力有限的硫酸生产厂家,为了减少库存的压力,便要将贮存的硫酸产品运输出去、对外销售,但即使产结晶温度为-34.86℃ 93.77%的浓硫酸,浓硫酸的装酸外运,也会因硫酸结晶难以实现。
为了防止浓硫酸出现结晶,现有浓硫酸贮罐采用罐体内置蛇型管,用蒸汽加热的办法。虽然采用罐内蛇型管蒸汽加热具有传热系数大,传热效果好的优点,但蛇型管须为压力管道,使用成本高,且若管子破损,发生蒸汽泄漏,则硫酸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产生的热无法散失,则可能造成爆炸,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安全性高、使用成本低,而且能防止浓硫酸结晶或让已经结晶的浓硫酸再溶解的浓硫酸贮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浓硫酸贮罐,包括带有进酸口和出酸口的罐体,还包括用于防止罐体内浓硫酸结晶的导热管网,该导热管网包围在所述罐体外围,上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导热管网内的水能完全排尽,在所述导热管网的底端有排水口。
为了确保导热管网的保温效果,在所述导热管网的外围还依次设有保温层和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由于可直接利用供暖车间产出冷凝水,注入导热管网内,用来给罐体内的硫酸加热,既不需要使用高温高压蒸汽加热,又能有效地防止浓硫酸结晶。加之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网只需采用热水加热,设计为常压管道即可,因此制造成本低,加之导热管网设在罐体外围,硫酸与导热管道完全隔离,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1、导热管网2、保温层及保护层,导热管网2包裹在罐体1外围,导热管网2的外围依次设有保温层和保护层,在罐体1的顶部有进酸口11,下侧部有出酸口12,底部有排污口13,用来排除罐体1内的污物,在导热管网2的上侧部有进水口21,下侧部有出水口22,下端有排水口23。
从图2可看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浓硫酸从进酸口11注入,并在罐体1内贮存。当需将浓硫酸外运出厂时,利用供暖车间产出冷凝水,提前将冷凝水从导热管网2的进水口21注入,再依次打开与出水口22相连的阀门,冷凝水流过导热管网2给浓硫酸罐体加热。待罐体1内的硫酸温度升至约10℃时,依次关闭与进水口21、出水口22相连的阀门,打开与排水口23相连的阀门,将导热管网2内的水排尽,再关闭与排水口23相连的阀门,即可卸酸。卸酸时,依次打开各相应的控制阀,使得浓硫酸经出酸口12流出,流至一个成品酸地下槽3,开启该成品酸地下槽3的浓酸泵4,浓硫酸从成品酸地下槽3内由浓酸泵4泵至一个计量槽5计量后,再流入汽车槽车外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54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