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通道连续捕鼠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9793.4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9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鹏霄 |
主分类号: | A01M23/00 | 分类号: | A01M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通道 连续 捕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捕鼠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用于捕捉室内外各种鼠类的捕鼠器。
背景技术
老鼠是公害,数量繁多并且繁殖速度很快,生命力很强,在人类居住环境中,它们糟蹋粮食、传播疾病,啃咬衣物,破坏财物,污染环境等,对人类危害极大。
目前,现有的灭鼠方式有用灭鼠药、捕鼠夹、捕鼠笼和电子捕鼠器等,灭鼠药毒死老鼠后很难找到,同时易造成对人畜的危害和对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捕鼠夹使用比较麻烦,并且老鼠容易逃跑,布置的机关一次只能捕捉到一只老鼠,且捕到老鼠后会留有血迹和死亡气味,其他老鼠看到或闻到会产生记忆性,使捕鼠效果下降;捕鼠笼体积大,不适用于厨房、办公室、商场,超市、管道等小面积捕鼠环境的使用。用电类捕鼠器可能会造成对人或其他动物的伤害,且用电类捕鼠器成本较高不太适合工薪家庭及广大农村地区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捕捉老鼠对人或其他动物构成威胁,使用不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安全可靠,制造简单,成本低,体积小便于运输存放、卫生、可折叠、可循环使用的连续捕鼠器。双通道连续捕鼠器,它是棱柱状容器,它有一个可放诱饵的棱柱状容器和让老鼠只能进不能出的单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柱状容器单向门是3个至5个倒刺板(3)向内凹陷所形成的锥体,该锥体侧面上有若干条开缝,将整个锥体侧面分成可以开裂的若干个前端尖锐的倒刺板(3)。
本实用新型设有三棱柱状容器,三棱柱状容器由3个面板(1)、1个底面板(2),和三棱柱状容器两端向内凹陷倾斜10°— 60°的倒刺板(3)组成。
所述三棱柱状容器的材料采用厚度为0.5mm—2mm的透明塑料薄板;所述的倒刺板(3)为三角形内陷倒刺板。使用时,先将面板(1)沿面板折弯线(4)向内折叠,使底面板(2)与其中1个面板(1)重叠并用透明胶粘牢,形成一个牢固的正三棱柱状,面板(1)左右两端各设有三个三角形倒刺板(3),然后将面板(1)左右两端的倒刺板(3)沿倒刺板折弯线(5)向内折叠,形成向内倾斜40°的三角锥形,在捕鼠器内放入诱饵(6),将捕鼠器放置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墙边,引诱老鼠穿过倒刺板(3)进入捕鼠器,而左右两端的三角形倒刺板(3)形成倒刺,以阻止老鼠逃出,达到捕鼠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连续捕鼠,而且可活捉活放,可以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所用材料采用透明可折弯的塑料薄板。
由此可见,与现有的捕鼠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突出的优点是:
1. 结构简单,捕鼠器仅由一片透明的塑料薄板折叠而成。
2. 性能安全可靠,卫生环保、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3. 使用前仅为一片塑料薄板,质量轻,体积小便于运输存放。
4. 制造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5. 可以连续捕鼠,而且可活捉活放,可以循环使用,节约灭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展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为三棱柱状容器,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选取0.8mm厚的透明塑料薄板为基体材料,先将面板(1)沿面板折弯线(4)向内折叠,使底面板(2)与其中1个面板(1)重叠并用透明胶粘牢,形成一个牢固的正三棱柱状,面板(1)左右两端各设有三个三角形倒刺板(3),然后将面板(1)左右两端的倒刺板(3)沿倒刺板折弯线(5)向内折叠,形成向内倾斜40°的三角锥形,在捕鼠器内放入诱饵(6),将捕鼠器放置到老鼠经常出没的墙边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为四棱柱状容器,参见图2、图4,本实用新型选取0.8mm厚的透明塑料薄板为基体材料,先将面板(1)沿面板折弯线(4)向内折叠,使底面板(2)与其中1个面板(1)重叠并用透明胶粘牢,形成一个牢固的正方形柱状,面板(1)左右两端各设有四个三角形倒刺板(3),然后将面板(1)左右两端的倒刺板(3)沿倒刺板折弯线(5)向内折叠,形成向内倾斜40°的正方形锥体,在捕鼠器内放入诱饵(6),将捕鼠器放置到老鼠经常出没的墙边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鹏霄,未经王鹏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9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避雷器
- 下一篇:一种门禁系统中的胁迫报警方法及门禁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