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二次顶出强制脱模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7601.6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7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二次 强制 脱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脱模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二次顶出强制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塑胶产品上形体较小的倒勾,可以采用强制脱模的方法进行退出,但是已知技术中的强制脱模方法是直接将产品的倒勾拉出,产品的倒勾在模具的模仁内没有变形空间,倒勾处很容易出现拉模的现象,严重的时候还会将产品的倒勾拉断。
请参阅图1和图2,分别为其中一需强制脱模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和该产品的剖面示意图。产品10上的倒钩20、30形体较小且无法用滑块机构或者斜销机构进行退出,采用强制脱模,倒钩20、30在模具的模仁内没有足够的变形空间,很容易将倒钩20、30拉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新型二次顶出强制脱模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二次顶出强制脱模机构,设于模具的公模侧,该公模侧由公模仁、公模板、上、下顶出板、下固定板依次重迭而成,顶出承板设于该下顶出板的下方,其端面开有顶出孔与该下固定板上的顶出孔相对应,该顶出承板与该上、下顶出板之间用开闭器连接。限位柱、顶杆一端分别贯穿该上、下顶出板固设于该顶出承板端面,该限位柱另一端凸出于该上顶出板端面,该顶杆另一端贯穿该公模板,且与穿设于该公模仁内的顶块连接。套筒,其底部固设于该上顶出板,端部贯穿该公模板与该公模仁。抽芯杆一端穿设于该套筒内,另一端卡合于该下固定板。
较优的,所述限位柱、顶杆、套筒用螺丝固定。
较优的,所述顶杆端部具有螺牙,其噬合于该顶块内,连接该顶块为一体。
较优的,所述抽芯杆下方设有垫块,该垫块用螺丝锁紧于该下固定板,以固定该抽芯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完整的退出了产品的倒钩,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需强制脱模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产品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二次顶出强制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二次顶出强制脱模机构的第一次顶出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二次顶出强制脱模机构的第二次顶出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二次顶出强制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模具包括可开合的母模侧和公模侧,该母模侧设有母模板101和母模仁121,该公模侧由公模仁107、公模板102、上、下顶出板103、104、下固定板106依次重迭而成。顶出承板105设于该下顶出板104的下方,其端面开有顶出孔108(请参阅图4)与该下固定板106上的顶出孔109相对应,该顶出承板105与该上、下顶出板103、104之间用开闭器122连接。限位柱110、顶杆111一端贯穿该上、下顶出板103、104,且分别用螺丝112、113固定于该顶出承板105端面,该限位柱110另一端凸出于该上顶出板103端面,该顶杆111另一端贯穿该公模板102,且与穿设于公模仁107内的顶块114连接,该顶杆111端部具有螺牙115,其噬合于该顶块114内,连接该顶块114为一体。套筒116底部用螺丝117固设于该上顶出板103,端部贯穿该公模板102与该公模仁107。抽芯杆118一端穿设于该套筒116内,另一端卡合于该下固定板106内,该端下方设有垫块119,该垫块119用螺丝120锁紧于该下固定板106,以固定该抽芯杆118。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4,分别为产品的剖面示意图和本实用新型新型二次顶出强制脱模机构的第一次顶出动作示意图。产品10注塑成型完成后,母模101与公模102打开,注塑机台的顶杆(图未示)伸入下固定板106和顶出承板105内的顶出孔109、108,将上、下顶出板103、104顶起,顶出承板105通过开闭器122与上、下顶出板103、104连接在一起,也会随之向上运动,在上升顶出的过程中,固定在下固定板106上的抽芯杆118静止不动,固定在顶出承板105的顶杆111与固定在上顶出板103的套筒116将产品10顶出,使产品10的倒钩30脱离抽芯杆118端部,完成倒钩30的强制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7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行多输出微小变速器
- 下一篇:胶条生产线中的放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