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微波光化学反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4502.2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5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许振成;鞠勇明;吴英海;刘旺;陈晓燕;林必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19/12 | 分类号: | B01J19/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5106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微波 光化学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光化学反应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功率连续可调的、多功能微波光化学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范围主要从300MHZ~300GHZ(即波长从1毫米~1米)。微波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的聚合、脱水反应,无机合成,食品杀菌,分析萃取,等等,尤其是微波加热(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Westerville, OH, 1997, Vol. 80.)。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微波与物质分子相互作用,通过分子极化、取向、摩擦、碰撞等作用吸收微波能从而产生热效应。由于微波加热能做到里外同时加热,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1年,Florian, D等将微波同紫外光结合进行消解反应(Anal. Chem. 2001, 73, 1515.),进一步扩大微波的应用领域。目前,微波在环境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也是热点之一。孙成、张西旺、鲁晓华、Vladimír Církva、Horikoshi, S等证实微波激发无电极灯发射紫外-可见光催化技术可以较好降解孔雀石绿(J. Phys. Chem. A. 2008, 112, 11172–11177)、亚甲基蓝(J Hazard Mater. 2006, 133, 162–166)、溴酚蓝(Desalination. 2007, 214, 62–69)、阿特拉津(J Hazard Mater. 2006, 138, 187–194. J Hazard Mater. 2007, 145, 424–430. J Hazard Mater. 2009, 172, 675–684)、罗丹明B(J Environ Sci-China. 2009, 21, 268–272)、四氯酚(Sep. Purif. Technol. 2007, 58, 24–31)、五氯酚(J Hazard Mater. 2005, 124, 147–152. Chemosphere. 2005, 60, 824–827)、酸性橙(J Photoch Photobio A. 2006, 184, 26–33. J Hazard Mater. 2006, 134, 183–189. J Photoch Photobio A. 2008, 199, 311–315. J Mol Catal A-Chem. 2005, 237, 199–205)、活性艳红X-3B(Dyes Pigments. 2007, 74, 536–544)、4-硝基苯甲醚(J Photoch Photobio A. 2005, 172, 146–150)、氯乙酸(J Photoch Photobio A. 2008, 198, 13–17)、2,4-Dherbicide(J Photoch Photobio A. 2007, 189, 355–363)。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1)微波和紫外-可见光两种电磁场同时作用,可以改变介电加热,也可以活化了某些化学键并形成激发态物质,从而提高有机物的降解反应速率;(2)两种电磁辐射同时作用,催化剂可以更好利用无电极灯发射的紫外-可见光,提高其光利用率,因而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J. Photochem. Photobio. A: Chem. 2007, 189, 355–363);(3)反应中产生的紫外-可见光光辐射密度较大,处理效率高、无选择性、无二次污染,等等。专利检索证实:付贤智设计了“微波光催化空气净化技术”(专利号1279124)净化空气污染;曾庆福等申请专利“微波—紫外光催化氧化—气浮协同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专利号02139046)、“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水处理方法”(专利号02139046.0)、“一种微波无极紫外光源的发光方法及装置和应用” (专利号200810047361.6);孙成等也申请了“微波光催化处理废水的方法与装置”(专利号CN1654338)、“微波诱导催化降解三苯甲烷类染料废水的方法”(专利号200810124786.2)。上述研究大多在改装微波炉进行多模微波光化学反应。目前,仅Horikoshi, S利用单模微波耦合汞灯发射的紫外-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毒物。例如:对比研究单模微波辅助P25-TiO2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双酚A、4-氯酚过程及其影响因素(Environ. Sci. Technol. 2002, 36, 1357-1366. J. Photochem. Photobio. A: Chem. 2004, 162, 33–40. J. Phys. Chem. C. 2009, 113, 5649–5657. J. Photochem. Photobio. A: Chem. 2008, 196, 159–164. Environ. Sci. Technol. 2003, 37, 5813- 5822.),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4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