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收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4301.2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7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谢保万;焦德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恒星钢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12 | 分类号: | B65H54/12;B65H54/40;B65H54/547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12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收线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缆线生产领域的一种收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收线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钢缆生产过程中,对钢缆线或钢绞线的收线通常采用立式收线装置,即收线工字轮处于水平状态,这种收线方式需要控制工字轮两端同步转动,旋转轴承受较大压力,收线的刹车控制困难,收线后的运输也较为麻烦,通常需要将工字轮旋转90°再吊起运输。另外,钢缆线产品基本上不需要随同工字轮一起出售,现有的收线方式增加了收线难度和工作量,而且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维修困难。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收线装置存在的弊端,提供一种卧式收线装置。
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收线装置,包括底座和旋转收线架,旋转轴通过转动配合结构安装在底座上端,旋转轴上端固定有旋转收线架、侧壁安装有皮带轮和刹车机构,皮带轮与动力机传动连接;所述收线架为组合式,包括上、下端的水平环形板和其间活动固定的竖向支撑板,所述下端水平环形板的下表面固定在旋转轴上,下端水平环形板上表面中心竖向固定有一中心轴,在中心轴的周围均布有支撑悬臂,所述活动支撑板通过连接耳固定在对应的悬臂上。
所述转动配合结构是在底座上设有轴承座,旋转轴通过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
在所述中心轴上端还安装有手轮。
所述旋转轴为筒状结构,在所述底座的轴承座中心位置还竖向安装有一个下部中心轴,该下部中心轴套装与所述筒状旋转轴内并与其间隙配合,该下部中心轴上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旋转轴活动连接。
在所述悬臂与中心轴之间还固定有支撑板。
所述旋转轴下端通过压力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
在所述中心轴外侧套装有一套筒,所述悬臂分别固定于该套筒的外侧壁上,该套筒与中心轴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放线架的有益效果:
1、采用卧式收线方式,旋转收线架为组合式的工字轮结构,容易组装和拆卸,在旋转收线完成后,通过拆卸操作即可使卷曲的钢缆线或钢绞线脱离旋转收线架。该结构也适合拆卸前的捆扎操作,使用非常方便有效。
2、通过驱动或制动筒状的旋转轴,旋转轴带动旋转收线架转动,结构合理,运行平稳,容易加工制造,能够减少设备资金投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合推广实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卧式收线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中标号1为底座,2为旋转轴,3为下部中心轴,4为上部中心轴,5为悬臂,6为连接耳,7为活动支撑板,8为上端环形板,9为下端环形板,10为连接螺栓,11为皮带轮,12为刹车盘,13为压力轴承,14为上端轴承,15为连接板,16为手轮。一种卧式收线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为原型或者为方形或者其他形状,在底座中部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中心安装有一个下端竖向中心轴3,轴承座内套装有压力轴承,一个环形旋转轴2匹配安装轴承座内并通过压力轴承可以选择。所述下部中心轴和套装于该筒状选择轴内,下部中心轴的上端通过轴承14与该筒状旋转轴内侧壁匹配安装。筒状旋转轴2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皮带轮11和刹车机构,标号12为刹车盘。通过动力机驱动皮带轮,使旋转轴发生旋转。
旋转轴上端与旋转收线架固定在一起,该旋转收线架为组合式,整体构成一个立式的工字轮结构。旋转收线架包括一个平行安装的下端环形板和一个水平安装的上端环形板,上、下环形板之间通过竖向的活动支撑板固定在一起。在下端环形板的上表面中心竖向固定有一个中心轴,在该中心轴的上部、下部侧壁上分别均布有悬臂5,各悬臂通过支撑板(加强板)与中心轴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各悬臂末端设有安装孔,例如螺纹孔。所述各竖向支撑板上与各悬臂对应设有连接耳,连接耳上也设有安装孔,例如螺孔。连接耳和悬臂末端固定在一起,例如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中心轴上端还安装有手轮。
在所述旋转轴上端设有法兰盘,法兰盘与所述下端环形板的下表面固定在一起。
实施例二:附图未画,内容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在所述中心轴外侧套装有一套筒,所述悬臂分别固定于该套筒的外侧壁上,该套筒与中心轴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恒星钢缆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恒星钢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4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水箱内壁喷涂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生产线分体式滑移加热烘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