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内铆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4252.2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龚麦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州机械精密(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分类号: | B21J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1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内铆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合装置,具体地说是模内铆合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机是通过电动机驱动飞轮,并通过离合器,传动齿轮带动曲柄连杆机构使滑块上下运动,带动拉伸模具对钢板成型,所谓的双动就是指压力机有两个滑块,分为内滑块和外滑块,内滑块带动模具的凸模或凹模,外滑块带动模具上的压边圈,在拉伸时压边圈首先动作压住钢板边缘,内滑块再动作进行拉伸。现有一款产品为二合一产品,模具采用三套模具方式设计,(二套连续模,一套铆合模),现阶冲压出现了由于人员铆合导致累计误差较大,因采用三套模具,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误差小、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模内铆合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内铆合装置,包括上模座、设置在上模座下方的下模座,在上模座的下方设有上垫板以及上限位柱,在上垫板的下方设有上夹板,在上夹板上设有贯穿上夹板及上垫板的铆合冲及上模压料装置,在上夹板的下方设有下模板,在下模板上设有内定位装置,在上限位柱的下方设有下限位柱,下模板和下限位柱的底部与下模座相接。
所述下模座下方设有下垫脚。
所述下垫脚下方设有下托板。
所述上模座上方设有模柄。
所述内定位装置有两个。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模内铆合装置,包括上模座1,在上模座1的上方设有模柄13,在上模座1的下方设有上垫板3以及上限位柱4,在上垫板3的下方设有上夹板5,在上夹板5上设有贯穿上夹板5及上垫板3的铆合冲6及上模压料装置7,在上夹板5的下方设有下模板8,在下模板8上设有两个内定位装置9,在上限位柱4的下方设有下限位柱10,在下模板8和下限位柱10的底部设有下模座2,在下模座2下方设有下垫脚11,在下垫脚10下方设有下托板12。
工作原理:本结构为一模双料带,横料带为主料带,主要通过机床送料;竖直方向为辅料带,主要通过模具内部送料。横料带最后一步连剪带折与竖直方向产品铆合时,通过上模的压料入子压死材料,产品内部通过内定位插进产品孔内定位,保证产品不转动。模具闭合时,上模铆合冲开始铆合,四周通过四个限位柱限制模具行程,防止上模打进下模,材料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州机械精密(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神州机械精密(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4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