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压计托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2610.6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4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何毅;姚静;张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1 | 分类号: | A61B5/021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肖明洲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压计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压计托架,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调节血压计支架上台板的高度和角度,使血压计始终保持与患者的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血压计托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大医院急危重患者的就诊方式大致相同,或依托急救车转运,或由家人、朋友护送至急诊科救治。这些急救病人无论在转运途中或在抢救室内救治,他们都是被安置在医用急救床或医用担架车上,便于病人救治过程中完善各类辅助检查而随意转运和减少搬动,方便病人就医。这类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的掌握,特别是血压的正确测量是医务人员掌握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医用急救床或医用担架车的宽度有限或过窄,抢救空间也有限,没有多余空间放置血压计或在测量血压时血压计放置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测量血压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势必造成医生对病人的抢救程序有误;再则没有多余空间放置血压计,以至于需要其他医务人员的辅助才能完成准确测量,也造成医务人员的资源浪费。最重要的另一点是,由于病人的体重和体位的不定,测量血压时血压计不能随外在因素及时调整合适的高度和角度,以确保血压计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从而会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影响医生对病人病情轻重的判断或延误救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调节血压计支架上台板的高度和角度,使血压计始终保持与患者的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保证危重病人测量血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的血压计托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上台板,上台板端部设有下支撑板,上台板端头与下支撑板外侧用铰链铰接,所述的上台板两侧边缘均设有侧板,上台板上部形成凹槽;所述的下支撑板靠近铰链端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1、此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省抢救空间和人力资源,当患者平卧位时,可使血压计与患者身体保持平行,以保证血压计与患者的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当患者体重过大或侧卧位或半卧位时,可调节血压计支架上台板的高度和角度,使血压计仍与患者的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确保测量血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上台板旋转一定角度时候的主视图。
其中:1-下支撑板、2-铰链、3-螺钉、4-侧板、5-凹槽、6-上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血压计托架,它包括上台板6,上台板端部设有下支撑板1,上台板端头与下支撑板外侧用铰链2铰接,所述的上台板两侧边缘均设有侧板4,上台板上部形成凹槽5;所述的下支撑板靠近铰链端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螺钉3。上述的侧板可以后续方式与上台板制成一体,比如焊接等方式,或通过上台板折叠出侧板。
上述凹槽的长度和宽度与血压计具有相同的长度和宽度,便于固定血压计,防止血压计意外滑落与破损,保护抢救仪器的完好。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患者体重过大或侧卧位或半卧位时,可调节血压计支架的上台板的高度和角度,使血压计仍与患者的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确保测量血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使用时候将血压计放置在凹槽5内,并固定血压计,防止血压计意外滑落与破损,保护抢救仪器的完好。下支撑板1插入患者躺的担架床的床垫与担架床的床面之间,当患者体重过大或侧卧位或半卧位时,通过旋转螺钉定着上台板,使上台板旋转和升高。上台板的旋转角度在0-90度。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2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柑橘脐黑病防治方法和装置及雾喷装置
- 下一篇:带光补偿系统的温室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