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压路机的振幅可调激振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61388.8 | 申请日: | 2010-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6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屠卫东 |
| 主分类号: | E01C19/28 | 分类号: | E01C19/28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3256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路机 振幅 可调 激振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路机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路机的振幅可调激振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振动压路机是高等级公路施工的关键设备,而现有的压路机往往只能提供大小和方向固定的激振力来对路基进行压实和施工。由于实际的路基情况千差万别,而且同一道路的每一段路基一般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需要针对各段路基的具体情况而有的放矢地予以施加激振力,但目前的压路机激振器装置无法提供上述施工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压路机的振幅可调激振器装置,其可以根据路基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调节激振器的振幅,达到理想的压实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压路机的振幅可调激振器装置,所述的激振器壳体内部设有固定在振动轴承上的偏心块,激振器壳体包括与压路机轮体连接为一体的固定壳体和与压路机轮体构成转动配合的活动壳体,两壳体内的偏心块之间通过固定在活动壳体上的传动机构相联接,固定在活动壳体端部外侧的转动调节机构驱动活动壳体绕压路机轮体作相对转动,固定在压路机轮体上的振动马达通过传动轴驱动激振器壳体内的偏心块转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将激振器壳体分置为固定壳体和活动壳体,一般状况下,激振器内侧的偏心块总成提供大小和方向固定的激振力,若激振力需要调整时,则启动固定在活动壳体端部外侧的转动调节机构,转动调节机构驱动活动壳体绕压路机轮体作相对转动,因此固定壳体和活动壳体中的偏心块总成所提供的激振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发生变化,由此实现了激振力可调的目的。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制造方便且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结构简图;
图3A、图3B是同步反向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压路机工作时,振动马达20经中空传动轴21驱动偏心块40转动,提供大小固定的激振力以压实路基,而固定壳体10A和活动壳体10B中的偏心块40则通过传动机构相联,传动机构固定在活动壳体10B内侧并可跟随活动壳体10B绕压路机轮体30作相对转动,当转动调节机构启动时,活动壳体10B带动传动机构转动,由此使偏心块40总成的激振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压路机可根据不同的路基状况适时地调整激振力,极大地适应了现有的施工情况。
活动壳体10B与压路机轮体30为转动配合有多种实现方式,如图1中活动壳体10B通过轴承32与压路机轮体30的幅板相连接的轴承座34构成转动配合,所述的轴承可以为滚动轴承,也可以是滑动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活动壳体10B设置在固定壳体10A和振动马达20之间。
这种设置方式便于在压路机轮体30内排布调节装置50的位置和驱动线路,也便于日后的维修保障。
如图1所示,所述的激振器的旁侧设置有端座90,端座90的外圈处设有行走轴承31与压路机轮体30的幅板相连接的轴承座33构成转动配合,所述的转动调节机构设置在端座90和所述的活动壳体10B之间。
上述设置方式使转动调节机构的位置较为固定和易于安装,且跟随压路机前车架作水平运动,而不跟随压路机轮体30作回转运动。
所述的转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端座90处的调节装置50,调节装置5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51,齿轮51与固定在活动壳体10B端部且与活动壳体10B同轴设置的内齿圈52相啮合,调节装置50依次经齿轮51、内齿圈52驱动活动壳体10B转动。
活动壳体10B的端部设置内齿圈52,则使调节装置50一方面便于驱动活动壳体10B转动,另一方面也不会和活动壳体10B内的部件发生干涉,有利于压路机的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所述的固定壳体10A与活动壳体10B内的偏心块40的回转轴线互相重合。
这种排布方式使得偏心块40之间的传动机构较为简单,有利于充分利用激振器内部的空间,而且制造方便,易于实现。
如图1所示,所述的固定壳体10A为具有大小直径段的两节式阶梯状的圆筒,所述的活动壳体10B与固定壳体10A同轴设置,且活动壳体10B设置在固定壳体10A的大直径圆筒的内部并与此大直径圆筒通过轴承32构成转动配合,此时大直径圆筒也即构成了轴承32的轴承座34。
所述的两节式阶梯状的圆筒结构不但易于容纳偏心块,而且有利于减小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润滑油的回流和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屠卫东,未经屠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13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附塔
- 下一篇:接合器及具有该接合器的导线端子座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