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镜头偏振光3D投影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0683.1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7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深国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35/18 | 分类号: | G03B35/18;G02B2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偏振光 投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仪器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单镜头偏振光3D投影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投影技术不断进步,投影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商务办公、教学、家庭影院等领域,并有完全取代MP5、电视等传统的播放设备。
以前的双投影式投影机通过双头输出的显卡将播放内容同步直接输出到两个投影机中,在投射左眼的投影机前加上偏正镜,然后再投射右眼图像的投影机前也加偏正镜但角度旋转90度,让产生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而偏振光投射到专用的投射屏幕上再反射到观众位置时偏振方向不改变。观众佩戴偏振眼镜观看时,每只眼镜只能看到相应的偏振图像,从而在视觉神经系统中产生立体感觉。该方式必须使用两台投影机,功耗大、成本高、体积大,安装调试困难,很难保持信号同步,左右眼信号误差容易造成位置偏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方便安装调试,直接实现3D画面,信号同步性好,效果佳的单镜头偏振光3D投影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镜头偏振光3D投影机,包括一控制电路装置和一光学引擎,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处理来自终端信号源的信号后将数据传送给光学引擎的两个硅基液晶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学引擎,包括一光源、一偏振分光棱镜,两硅基液晶面板和一投影镜头。光源适于发出一照明光束。偏振分光棱镜配置于照明光束的光路径上。一硅基液晶面板水平配置于偏振分光棱镜的底部,另一硅基液晶面板垂直配置于偏振分光棱镜的右部。偏振分光棱镜分别产生S偏光和P偏光的两束互相垂直的偏振光至两硅基液晶面板,两硅基液晶面板分别反射该部分照明光束,产生偏振方向不同的两副影像,且来自两硅基液晶面板的该影像光束会传递至偏振分光棱镜。偏振分光棱镜分别让来自两硅基液晶面板的该影像光束传递至投影镜头,投射出偏振方向不同的两副影像至屏幕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光学引擎的投影机,通过终端信号源通过SD卡或VGA或HDMI等接口将2D或3D信号传送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入到光学引擎的两硅基液晶面板,由光学引擎投射出去至屏幕处最终得到两幅偏振方向不同的影像,重叠成3D画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方便安装调试,直接实现3D画面,信号同步性好,效果佳,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控制电路装置,(2)光学引擎,(3)光源,(4)偏振分光棱镜,(5)(6)硅基液晶面板,(7)投影镜头,(8)终端信号源,(9)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单镜头偏振光3D投影机,包括一控制电路装置1和一光学引擎2,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1处理来自终端信号源7的信号后将数据传送给光学引擎2的硅基液晶面板5和6。所述的光学引擎2,包括一光源3、一偏振分光棱镜4,两硅基液晶面板5、6和一投影镜头7。光源3适于发出一照明光束。偏振分光棱镜4配置于照明光束的光路径上。一硅基液晶面板5水平配置于偏振分光棱镜4的底部,另一硅基液晶面板6垂直配置于偏振分光棱镜4的右部。偏振分光棱镜4适于让光源3所产生的光束和经偏振分光棱镜传递至两硅基液晶面板5、6,其中两硅基液晶面板5、6适于反射该部分照明光束,并将该部分照明光束分别转换为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两束影像光束,且分别来自两硅基液晶面板5、6的两影像光束会传递至该偏振分光棱镜4。该偏振分光棱镜4让分别来自两硅基液晶面板5、6的两影像光束传递至该投影镜头7投向屏幕。
参看图2,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终端信号源8通过SD卡或VGA或HDMI等接口8将2D或3D信号传送给控制电路装置1,控制电路装置1将处理后的两路信号分别输入到光学引擎2的两硅基液晶面板5、6,由光学引擎2投射出去至屏幕处最终得到两幅影像,重叠成3D画面,通过偏光眼镜即可观看到3D效果的影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面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深国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深国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0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