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载破障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9630.8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7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宇;林鹏腾;林剑锋;乐恢钛;林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B62K1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车载 破障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抢险救援机械装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自行车载破障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其中汶川地震就死亡8.76万多人,玉树地震死亡数千人,伤亡惨重。对于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但是可以努力做好预防和救援工作,尽量减少损失,在对救援这一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在地震、洪涝灾害等救援过程中,往往因为电力系统、交通道路桥梁等被破坏而导致众多电动、气动、液压等机械不能直接用于救援行动,众多本可发挥巨大作用的机械却成了摆设,而且在救援过程中,常常基于伤者的受困环境,而必须使用小型机械进行破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载破障机,该装置既具有较强的机械可移动性,而且完全依靠人力来提供动力,在救援中不仅摆脱了电力和燃料的束缚,而且这使得救援工作更加地快速、便捷,在救援中能够起到极其重要性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自行车载破障机,包括自行车体和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上设置有加速机构,所述加速机构的输出端经软轴与设置在该加速机构一旁侧的旋转刀具相连接,所述加速机构的另一旁侧设置有动力输入轮,所述动力输入轮经链条与设置于自行车体相应旁侧部上的变速飞轮传动连接,所述链条上设置有张紧机构。
所述张紧机构是由成V字型设置的固定杆和转杆端部相铰接而成的,所述固定杆上端部与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和转杆的铰接处设置有链轮和使转杆能够复位到与固定杆平行位置的扭簧,所述转杆的上端部也设置有链轮。
所述变速飞轮同轴旁侧设置有轴承。
所述的自行车体为可折叠自行车体。
所述的加速器为NGW型行星齿轮加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采用自行车脚踩为动力来源,不需要用电力与燃料作为动力,解决了救援现场缺电、缺燃料的问题;二是结合了自行车自身的优点,移动方便、灵活;三是通过调节链条的配合位置就可以实现切割与机器移动的转换;四是通过钢丝软轴连接切割头,可使切割方向自由控制;五是所需零部件均为成熟的产品,其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减速机构与旋转刀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考附图,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载破障机,包括自行车体1和后车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2上设置有加速机构3,所述加速机构3的输出端经软轴4与设置在该加速机构3一旁侧的旋转刀具5相连接,所述加速机构3的另一旁侧设置有动力输入轮6,所述动力输入轮6经链条7与设置于自行车体1相应旁侧部上的变速飞轮8传动连接,所述链条7上设置有张紧机构9。
所述张紧机构9的是由成V字型设置的固定杆10和转杆11端部相铰接而成的,所述固定杆10上端部与后车架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0和转杆11的铰接处设置有链轮12和使转杆能够复位到与固定杆平行位置的扭簧13,所述转杆11的上端部也设置有链轮14。
所述变速飞轮8同轴旁侧设置有轴承15,
当需要移动破障机时,只需要向下转动张紧机构的转杆11将链条7移到轴承15处(无齿轮),因轴承外圈的摩擦力小不足以带动加速器的链轮,加速机构3处于不工作状态,保留了自行车的骑行功能,以便于转移自行车载破障机进行救援作业,提高其可移动性。
当需要进行切割破障工作时,将自行车的支架撑起16,掰动张紧机构的转杆11放松链条7,并将链条7套在变速飞轮8上,这样便使自行车载破障机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的自行车体为可折叠自行车体。
所述的加速器为NGW型行星齿轮加速器。
具体的工作过程为:由人为地脚踩脚踏板作为动力源,通过第一组链传动将动力传递给自行车后轮轴上的变速飞轮,再经第二组链传动将动力传递到加速器的输入轴上,经加速器加速后获得高转速,通过软管接头和软轴接头和钢丝软轴相连接,并由钢丝软轴传递给切割砂轮,切割砂轮的高速旋转实现切割破障工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机器产品。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9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密集架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降低茶蜡燃烧残留量的保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