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充气担架转运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8966.2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7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民;袁聚祥;金子环;吴庆文;徐应军;朱军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杜澄心;张亚军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充气 担架 转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器械装置,特别是涉及矿难抢险现场救护、院前及院内病人的转运和救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矿难抢险设备功能略显单一、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使用、无法在复杂现场完成生命的救护工作。现有救护设备存在的弊端:设备种类多,功能单一,零散分布,不便于携带,以上诸多情况均不利于矿井下操作。因此,急需一种具有可折叠、压缩、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提供氧气储存空间、止血抗休克、利用救护系统供氧、电动充气和电动驱动胸外按压等功能,实现对多发伤患者进行现场急救监护快速转运的便携式转运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充气担架转运系统,以解决传统的救护设备存在的功能单一和不便于携带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气担架转运系统包括:充气式担架框架、颈部固定结构、电动胸外按压背板、抗休克裤结构和电动充气装置;所述颈部固定结构位于充气式担架框架上侧面的一端,由充气式担架框架上的凸起结构构成一个头枕体和一对固定颈部的挡板;所述抗休克裤是在充气式担架框架上侧面的另一端,位于人体腿部处的两条腿部固定筒结构,所述抗休克裤、颈部固定结构与充气式担架框架连成一体同为充气体结构;所述电动胸外按压背板使用时,放在充气式担架框架上方的人体胸位置;在充气式担架框架周边设有握持把手和固定用搭扣。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充气担架转运系统,还包括一个抢救物品储存箱,该箱体中存放有供氧通气装置、蓄电结构和电动胸外按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以转运担架为框架,整合抗休克裤功能,集合各种常用急救物品及设备,便于携带、功能齐全、运转灵活,以上特点均适合于矿难发生时矿井下矿难现场的特殊环境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1至图3。具体包括可折叠担架框架1、颈部固定结构2、胸外按压背板3、抗休克裤结构4、固定用搭扣5、复合人握持把手柄6等结构。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所述颈部固定结构2位于充气式担架框架1上面的一端,由充气式担架框架1上的凸起结构构成一个头枕体和头枕体下方的一对固定颈部的挡板组成;所述抗休克裤4是在充气式担架框架1的另一端位于人体腿部处的两条腿部固定筒,所述抗休克裤4、颈部固定结构2与充气式担架框架1连成一体同为充气体结构;所述电动胸外按压背板3使用时放在充气式担架框架1上方的人体胸位置;在充气式担架框架1周边设有握持把手8和固定用搭扣7。
使用时先打开便携式转运装置外箱体,取出可折叠担架框架,该可折叠担架框架采用坚固软体材质制成,将胸外按压的背板3按抢救伤员的需要放于担架的上端,将可折叠担架框架1放于担架上,扣上尼龙搭扣5紧固于担架上,采用电动充气系统向囊内充气后呈人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头颈部、躯干及四肢的固定融合于充气装置内,固定人体的同时亦可实现抗休克功能。根据伤员救护的需要,启用胸外按压装置进行胸外心肺按压抢救。急救氧气瓶及供氧装置和抢救物品储存在一个集成箱内。转运伤员时,复合人握持把手柄便于救护人员转运握持,符合节力原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民;袁聚祥;金子环;吴庆文;徐应军;朱军,未经李建民;袁聚祥;金子环;吴庆文;徐应军;朱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8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急诊室换药床
- 下一篇:双“8”字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