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能热交换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5045.0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0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刘晋;罗飞雪;罗文;严冬;胡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科学城久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热交换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复合能热交换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密闭空间的设备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必须在基本洁净(无尘)、不能超高温工作(一般环境温度要求在30℃以下)、空气湿度不能超过一定值等特殊环境下才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和长期运行,所以解决散热节能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能热交换控制器,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复合能热交换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器,还包括传感器组,输入光耦隔离器、输出光耦隔离器、受控设备、反馈信号组、触摸屏、扩展模块;
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水温传感器、低温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
所述的传感器组与微控制器的A/D口相连;
所述受控设备包括水泵、室外风机、原有空调、室内风机、内置制冷机;
所述受控设备通过输出光耦隔离器与微控制器的I/O口相连;
所述反馈信号组包括水泵运行反馈信号、室外风机运行反馈信号、水压反馈信号、室内风机运行反馈信号、内置制冷机运行反馈信号,受控设备产生反馈信号组通过输入光耦隔离器与微控制器的I/O口相连;
所述扩展模块与微控制器的I/O口相连;
所述触摸屏将通过Modbus总线与微控制器的I/O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控制器两个I/O口分别连接一日历芯片和EEPROM。
作为优先,所述的扩展模块为扩展芯片sp2538扩展成四个232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能够根据室外空气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室外土壤温度、交换液温度、室内湿度等参数综合调配不同类型的冷源(空气能、地能、电制冷),能够在节约电能的情况下保证使用场所的恒温环境。
2.触摸屏能够直观的对不同的参数进行设定。
3.自带日历芯片,能够记录不同时间的设备的工作状态。
4.可以通过扩展芯片sp2538扩展成四个232接口,可以方便地与上位机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和有线数据传输通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微控制器,还包括传感器组,输入光耦隔离器、输出光耦隔离器、受控设备、反馈信号组、触摸屏、扩展模块;
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水温传感器、低温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传感器组能够根据室外空气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室外土壤温度、交换液温度、室内湿度等参数综合调配不同类型的冷源(空气能、地能、电制冷),能够在最大节约电能的情况下保证使用场所的恒温环境;
所述的传感器组通过微控制器的A/D口,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所述受控设备包括水泵、室外风机、原有空调、室内风机、内置制冷机;
所述受控设备通过输出光耦隔离器与微控制器的I/O口相连,微控制器经传感器组的接受到的信号对受控设备进行控制;
所述反馈信号组包括水泵运行反馈信号、室外风机运行反馈信号、水压反馈信号、室内风机运行反馈信号、内置制冷机运行反馈信号,受控设备产生反馈信号组通过输入光耦隔离器与微控制器的I/O口相连,经微控制器处理后,再经输出光耦隔离器对受控设备进一步地稳定运行控制;
所述扩展模块与微控制器的I/O口相连且扩展模块为扩展芯片sp2538扩展成四个232接口,可以支持无线数据传输和有线数据传输通讯;
所述触摸屏将通过Modbus总线与微控制器的I/O口相连,具有显示各个I/O口所驱动的设备的工作状态,同时能够在人机界面上对不同的参数进行设定;
所述的微控制器两个I/O口分别连接一日历芯片和EEPROM,日历芯片能够记录不同时间的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评估设备的工作效果,EEPROM可以在电脑上或专用设备上擦除已有信息,重新编程,一般还可以用在即插即用,满足了不同场合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科学城久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科学城久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5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