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手动开启式电动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53152.X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9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弋建州;姚效刚;黄勇;郭才智;金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31/02;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11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手动 开启 电动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阀,尤其是一种快速手动开启式电动球阀,属于管路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电动球阀的手动开启机构普遍设置于电动头上,由于电动头与球阀的传动机构为变速齿轮机构,因此手动打开非常缓慢,且操作非常不便,须先将专用手柄(平时放置在电动球阀旁边)套上后,然后转动专用手柄,往往需要转动十几圈甚至几十圈,球阀才能完全打开。结果,用此类电动球阀作为控制阀门,特别是消防灭火系统的分区控制阀,当需应急手动打开时,由于操作不便,打开速度缓慢,不能满足应急启动要求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快速手动开启式电动球阀,从而同时满足常规手动操控及应急启动的要求。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手动开启式电动球阀主要由球阀、位于球阀上的电动头和离合器、位于离合器中的操作手柄组成,所述电动头的输出轴与离合器连接,所述球阀的阀芯与操作手柄周向约束;所述操作手柄沿阀芯轴向具有第一和第二位置,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离合器与所述球阀的阀芯形成周向约束,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离合器与所述球阀的阀芯脱离周向约束。
前述的快速手动开启式电动球阀,所述操作手柄从离合器中部的圆弧缝中伸出,所述圆弧缝的中部形成卡槽;所述操作手柄处于第一位置时,位于所述卡槽中;所述操作手柄处于第二位置时,从卡槽中 脱出位于圆弧缝中。
进一步,前述的快速手动开启式电动球阀,其所述电动头的输出轴与离合器的中心方孔通过方榫连接。
这样,当紧急情况发生时,由于离合器与球阀的阀芯形成周向约束,因此可以实现快速电动启动。而需要手动开启时,只要使操作手柄处于第二位置,然后按阀体上的手动指示方向扳动手柄即可,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手动开启式电动球阀不仅适用于消防管路系统的控制,也适用于化工液体输送等诸多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操作手柄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的操作手柄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一种应用于消防领域的快速手动开启式电动球阀,如图1和图2所示,主要由球阀4、位于球阀4上的电动头3和离合器1,以及位于离合器中和球阀阀芯之间的操作手柄2组成。电动头3的输出轴与离合器1的件1-1通过方榫连接,球阀4的阀芯与操作手柄2以及离合器1的件1-3形成周向约束。离合器1的离合手柄1-2与件1-1和件1-3通过卡槽具有第一和第二位置,当处于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即离合手柄位于卡槽1-3中时,离合器1与球阀4的阀芯形成周向约束,此时电动头3可以按需带动阀芯转动,实现球阀4的自动启闭。当处于图4所示的第二位置,即离合手柄从卡槽1-3中脱出位于圆弧缝中时,离合器1与球阀4的阀芯脱离周向约束,此时可以在圆弧缝内操控操作手柄,实现球阀4的手动启闭。
该阀实际应用时,安装在消防系统的分配管上,作为系统的选择阀(分配阀),出口端与通向保护区的灭火剂输送管道连接,可以控制灭火剂流向,保证灭火剂进入发生火灾的保护区。平时处于常闭状态,具有电启动和应急手动两种开启方式。
电动开启:火灾发生时,由电气控制柜给出无源干接点启动信号,阀开启,此时位置显示指针在“开”(O)的位置。灭火剂经电动球阀式选择阀流向相应保护区。同时,具有阀开状态无源干接点信号反馈功能。
电动关闭:灭火完成后,由电气控制柜给出无源干接点关闭信号,阀关闭,此时位置显示指针在“关”(S)的位置。同时,具有阀关状态无源干接点信号反馈功能。
手动开启:首先抬起操作手柄,使离合器上下分离,然后按阀体上“开”的手动指示方向扳动手柄,阀开启。
手动复位:灭火完成后,按阀体上“关”的手动指示方向扳动手柄,阀关闭,然后放下操作手柄,使离合器上下接合,阀复位成功。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31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秸秆秸根卷拔机用卷拔轮
- 下一篇:布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