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沫陶瓷板材的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1184.6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2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方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5/02 | 分类号: | B28B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陶瓷 板材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泡玻璃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沫陶瓷板材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泡沫陶瓷类具有环保、节能、吸声降噪、密度小、强度高、吸水率低、不燃、耐腐蚀等优点,市场需求量极大。目前,在泡沫陶瓷类材料的生产中,均采用二步法完成,即将生产泡沫陶瓷的粉料置于单独的模具内冷压成型后,再送入发泡窑炉中进行焙烧、发泡,再将其降温至脱模温度进行脱模。此方式的生产存在的缺点是:模具规格多、模具使用量大、损耗量大;连续性生产效率低;产品的成品率低,造成泡沫陶瓷类产品的生产成本高,导致产品很难在市场上大规模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泡沫陶瓷板材的生产设备,其无需使用模具、损耗量小,连续生产效率高,产品成品率高,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利于产品的大规模普及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泡沫陶瓷板材的生产设备,包括可传送发泡材料的第一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下方且可承接由第一传送带落下的发泡材料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两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传送带由第一驱动构件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由第二驱动构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构件上电连接有可调节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的第一调速构件,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上电连接有可调节第二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的第二调速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带处固设有可加热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发泡材料的加热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部设有一可将发泡材料从第一传送带上刮落的刮板。
具体地,所述第一传送带包括第一链条以及若干设置于第一链条上的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挡板间隔固设于所述第一托板两端,第一挡板与第一托板相互垂直设置。
更具体地,所述第二传送带包括第二链条以及若干设置于第二链条上的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挡板间隔固设于所述第二托板两端,第二挡板与第二托板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端设有可将脱模纸传送至第二传送带上的脱模纸输送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构件为电机。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泡沫陶瓷板材的生产设备,其通过设置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原料可在第一传送带上发泡,然后原料下落至第二传送带上进行连续的冷却、成型,无需使用模具、损耗量小,连续生产效率高,产品成品率高,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利于产品的大规模普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沫陶瓷板材的生产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沫陶瓷板材的生产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泡沫陶瓷板材的生产方法,用于生产泡沫陶瓷板材或泡沫玻璃板材,上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可传送发泡材料的第一传送带100,第一传送带100可承接从窑炉出料口流出的流质状的发泡材料,也可以将原料直接投放在第一传送带100上,并在第一传送带100上设置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利用加热装置对发泡材料进行预热、焙烧及发泡以得到流质状的发泡材料,所述第一传送带100的下方设置有可承接由第一传送带100落下的发泡材料的第二传送带200。制备发泡材料,并对发泡材料进行混合、研磨并通过震动布料器进行布料,将原料投放至第一传送带100上的首端,使发泡材料在第一传送带100上预热、焙烧及发泡;具体地,预热、焙烧时采用天然气作为热源,有利于环保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方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方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1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