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缠绕成型机的辊子自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9975.5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2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麻井伟;李长林;于延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垒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84 | 分类号: | B29C53/84;B29C53/5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4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成型 辊子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管成型机的辊子自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缠绕管由于其强度高、重量轻、成本低特点,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中的缠绕管成型机的辊子装置,其结构基本都是只具有成型作用的辊子,而对缠绕管内壁的冷却需要另外配备一套装置。例如安装冷却水喷头,直接对缠绕管内壁喷射冷却水来对内壁进行冷却,并在辊子的转动带动下,使缠绕管成型。
这种缠绕管成型机辊子装置,因为配备一套冷却装置,相应增加了生产成本。用户在使用中,往往会出现冷却水外漏的情况,污染工作环境。用冷却水喷头直接对缠绕管内壁喷射冷却水来对内壁进行冷却,冷却不均匀,对产品质量与设备使用寿命均有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自身冷却作用的缠绕管成型机的辊子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这种缠绕管成型机的辊子自冷却装置,包括两端由轴承支撑的空心辊子,空心辊子的外端头设有冷却水进出的旋转接头,空心辊子的外端头与旋转接头联接部位设有水封。旋转接头可为设在空心辊子两端的单回路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也可为设在空心辊子一端的双回路旋转接头,空心辊子的内腔设有圆管,圆管的一端与双回路旋转接头的进水管相连通,而另一端管壁上设有通孔,空心辊子的内腔与圆管之间的回水通道与双回路旋转接头的出水管相连通。
在第一种情形下,水流通过其中一端单回路旋转接头向空心辊子内注入冷却水,冷却水在空心辊子内的水道流过,通过热交换,使空心辊子表面温度降低,进而使空心辊子表面上的缠绕管内壁温度降低,达到冷却成型的的后冷却水从另一端的单回路旋转接头流出。
在第二种情况下,在空心辊子一端安装一个双回路旋转接头,通过双回路旋转接头的进水口向圆管内注入冷却水,冷却水流经圆管形成的进水道,经其端部的通孔到达空心辊子的内腔与圆管之间形成的回水道反回,在回水道通过热交换,使辊子表面温度降低,进而使空心辊子表面上的缠绕管内壁温度降低,达到冷却成型的目的,然后冷却水从双回路旋转接头的出水口流出。
采用这种缠绕管成型机的辊子自冷却装置,不仅节省了一套冷却装置,降低了成本,也使工作环境更加清洁、干净,不会出现冷却水外漏的情况。而且这种装置的冷却效果好,使缠绕管冷却均匀,提高了缠绕管生产速度,提高了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管成型机的辊子自冷却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管成型机的辊子自冷却装置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空心辊子1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轴承2作为支撑。空心辊子1内两端各设有水封3。空心辊子1两端各安装一个单回路旋转接头4。单回路旋转接头4是外购的标准零部件,它的作用是向绕自身中心线旋转的空心辊子1中注入冷却水,而与其相连的水管是固定的,不随空心辊子1一起旋转。通过其中一端单回路旋转接头4向空心辊子1内注入冷却水,冷却水在空心辊子1内的流动,然后冷却水则从另一端单回路旋转接头4流出。通过热交换,使空心辊子1表面温度降低,进而使附在空心辊子1表面上的缠绕管内壁温度降低,达到冷却成型的目的。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管成型机的辊子自冷却装置另一种实施方案。空心辊子1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轴承2作为支撑。空心辊子1的一端安装一个双回路旋转接头6,而另一端封闭。该双回路旋转接头6也是外购的标准零部件。它内部分别设有进水道与回水道。空心辊子1内设有水封3,还设有比其细的圆管5,该圆管5的一端与双回路旋转接头6的进水管路相连通,而另一端设有通孔7。通过双回路旋转接头6的进水口注入冷却水,冷却水流经圆管5形成的进水道,流到尾端穿过通孔7,进入空心辊子1的内腔形成的回水道回流,冷却水从双回路旋转接头6的出水口流出。在回水道通过热交换,使空心辊子1的表面温度降低,进而使空心辊子1表面上的缠绕管内壁温度降低,达到冷却成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垒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垒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99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家居远程信息发送器
- 下一篇:聚碳酸酯波浪板加工用牵引辊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