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连续离心分选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9533.0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5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禄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B5/32 | 分类号: | B03B5/3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连 离心 分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矿物进行连续离心分选的分选机,可有效分选不同重矿物含量的物料,尤其适用于重矿物含量高的细粒矿物深度精选。
背景技术
目前,选矿工业应用的离心分选机主要是流化床离心分选机和单壁式离心分选机。流化床离心分选机如Knelson、Falcon等虽然分选效率高,可有效分选重矿物含量和精矿产率很低的矿物,但不能分选重矿物含量和精矿产率高的矿物如铁矿等;单壁式离心分选机可用于分选重矿物含量和精矿产率高的矿物,但由于其分选流膜厚度很薄、分选空间很小,导致离心机处理能力普遍很小,较难满足选矿工业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流连续离心分选机,该机可有效分选重矿物含量和精矿产率高的矿物,也可有效分选重矿物含量和精矿产率很低的矿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封闭的桶状沉降室壁接入进水管,上部安装桶状的旋流柱,下部接浓缩锥,浓缩锥下接精矿管;旋流柱上部切向接入给矿管,下部接同轴的底端封闭的分选锥,分选锥内壁的锥形环槽底部均布有切向的流化孔,旋流柱顶装有通到分选锥下部的尾矿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在沉降室与浓缩锥相接位置均布有法向与沉降室中心线垂直的静流隔板;分选锥内壁从上而下均匀地排列锥形环槽,环槽的数量可根据物料性质选择不同,流化孔从锥形环槽底通入且孔口正对矿浆旋流的切向。
本离心分选机的沉降室、浓缩锥、旋流柱、分选锥和尾矿管的中心线重合。
工作时,清水从进水管进入沉降室形成一定的水压力。采用压力表分别监测给矿管中矿浆给料和沉降室内水的压力,通过配合调控这两个压力,控制矿浆在分选空间内旋转的离心力场强度和水从流化孔进入分选锥空间的流速,从而在分选空间内建立有利于矿物选择性分离的综合力场。从分选空间分选出的重矿物穿过流化孔进入沉降室,通过静流隔板在浓缩锥内浓缩并从底部精矿管连续排出;人工或自动控制(运用传感器监测浓缩锥内的矿浆压力或浓度实现)方式调节精矿阀门开关,得到所需的精矿排料浓度;轻矿物受离心力小不能进入分选空间,随矿浆旋流自上而下越过各锥形环槽到达分选锥底部,从中央尾矿管向上连续排出成为尾矿,排放速度采用人工或自动控制阀门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点是:(1)利用压力矿浆在锥形分选空间内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场,与分选空间底部切线进入的流态水压力共同建立有利于矿物选择性分离的综合力场;(2)分选锥外围的精矿浓缩空间,兼有浓缩精矿和隔离矿物分选过程(分选空间内)与精矿排放过程的双重作用,可实现精矿高浓度连续排放;(3)矿浆在分选空间内旋转形成的分选流膜厚度大,具有很强的储矿和缓冲能力,分选空间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大量重矿物充填压实并失去流态化分选功能,可以处理重矿物含量和精矿产率很高的矿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总体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A-A剖视图。
图中,1.进水管,2.给矿管,3.尾矿管,4.旋流柱,5.分选锥,6.沉降室,7.浓缩锥,8.精矿管,9.静流隔板,10.流化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清水自进水管1进入沉降室6形成一定水压力,矿浆从给矿管2切线泵入旋流柱4内,其压力能转化为旋转动能从而建立离心力场。矿浆在旋流柱4内旋转向下运动过程中,由于受离心力大小不同,矿粒群根据密度差进行分层,重矿物主要分布在旋流柱4外侧,轻矿粒主要分布旋流柱4内侧,这一分层过程主要根据旋流器原理进行预分选。预分选后的矿浆旋流进入分选锥5所在的锥形环槽分选空间内进行分选,其中重矿物受离心力大,克服流态化水阻力作用从流化孔排出,进入外层沉降室6,通过静流隔板9到达浓缩锥7进行浓缩,然后从精矿管8连接排出成为精矿;轻矿物受离心力小,无法克服分选空间内的流态化水阻力作用,随矿浆旋流到达分选锥5的底部,从中央尾矿管3连续排出成为尾矿。轻、重矿物在分选空间内的选择性分选过程主要根据流化床离心分选原理进行分选。锥形分选空间内矿浆旋流形成的离心强度和流态化进水的压力,分别通过调节给矿管2和进水管1的阀门控制,以适应不同性质的矿物分选;通过人工或自动控制方式调节精矿管8和尾矿管3的阀门得到最佳固体浓度的精矿和尾矿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9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雾灯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直流输电换流阀用阻尼电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