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复合毛细结构的薄型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9437.6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1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安智;陈志伟;林彦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结构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一种热管,尤指一种复合毛细结构层的薄型热管。
背景技术
随身型计算机具有扁平轻巧、少占空间、易于携带等优势,因此受到许多须往来于各地的商务人士的青睐,亦有不少人为了节省室内空间而将随身型计算机作为家用或是办公用计算机。
由于半导体科技不断发展精进,随身型计算机的功能也日益提升,可以商务使用,甚至当作电子书、数字像框,因此随身型计算机是动态的使用,是无需固定方向,热管会随着笔记型计算机而改变方向,然而目前的毛细结构的型态有沟槽、网目、烧结,而呈现毛细现象也不同,以热源为顺重力方向的最好的效能是沟槽、网目、烧结,如以热源为逆重力方向的最好的效能是烧结、网目、沟槽。
而目前热管的单一毛细结构是无法应付随身型计算机的多样化的使用,使得热管的顺重力、逆重力关是让热传递无法有效发挥,目前的热管结构有其设计上与效能上瓶颈。
发明内容
本创作人有鉴于目前热管结构有设计上与效能上的瓶颈,改良其不足与缺失,进而实用新型出一种具复合毛细结构的薄型热管。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复合毛细结构的薄型热管,其有助于热管的不同形态工作散热。
为达上述目的,是令前述具复合毛细结构的薄型热管包含有:
一金属腔体,其为长形密封状,且具有二相对扁平侧壁以及二相对窄侧壁,在金属腔体内形成有一蒸气流动空间,该蒸气流动空间具有一内表面;
第一毛细结构层,是沿着金属腔体长度而设置在蒸气流动空间内表面且位于其中一扁平侧壁上;
第二毛细结构层,是沿着金属腔体长度而设置在第一毛细结构层上,第二毛细结构层与相对的另一扁平侧壁所对应的内表面相接触;以及
一液体,是设置于蒸气流动空间内,可渗入第一、第二毛细结构层进行毛细作用,亦可受热成为蒸气。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有助于热管动态的热传导,不会因为随身型计算机的不同方向操作,而使得热管的顺重力、逆重力影响热传导。此外,由于薄型热管内部的毛细结构层与蒸气流动空间内表面相互接触,因此当以金属腔体一扁平侧面接触热源时,热源的热量可由扁平侧壁传递到第一、二毛细结构层,并接着传递到对向的另一扁平侧壁,藉此将热量迅速扩散到整个薄型热管上。
前述金属腔体蒸气流动空间内表面上沿着金属腔体长度形成有多个导流沟槽。
前述金属腔体其中一扁平侧壁到另一扁平侧壁的厚度介于1.0mm到2.2mm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端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端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复合毛细结构层热管第一实施例包含有:一金属腔体10、第一毛细结构层20、第二毛细结构层层30以及一液体40。
该金属腔体10可以铜或是其它具有良好热传导率的金属制造,为长形密封状,且具有二相对扁平侧壁15以及二相对窄侧壁16,在金属腔体10内形成有一蒸气流动空间11。
该第一毛细结构层20是沿着金属腔体10长度而设置在蒸气流动空间11内表面111且位于其中一扁平侧壁15上。
该第二毛细结构层30是沿着金属腔体10长度而设置在第一毛细结构层20上,第二毛细结构层30与相对的另一扁平侧壁15所对应的内表面111相接触,藉此可将一热源50的热量由与热源50接触的扁平侧壁15传递到对向的扁平侧壁15,达到迅速扩散热量的效果。
该液体40是设置于蒸气流动空间11内,第一、二毛细结构层20、30进 行毛细作用而沿着金属腔体10长度方向移动,运用复合毛细结构层,使得热管的顺重力、逆重力不受热传导影响。
请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当,惟前述金属腔体10蒸气流动空间11内表面111上沿着金属腔体10长度形成有多个导流沟槽112以加强液体40的毛细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9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踏板试验装置
- 下一篇:外控压缩机自动空调模拟控制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