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嵌入电池内部的接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9267.1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6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沈浩宇;马永泉;陈建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 电池 内部 接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嵌入电池内部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充放电电流较大,电池间连接多采用圆柱形铜材接线柱,接线柱需要突出电池上部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接线方便,也防止密封端子的胶进入端子孔。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主要缺点:电池的外形体积增加,尤其是电池的总高度,电池的体积比能力受限制;突出的端子容易被平板类导体短路,存在安全隐患;电池摞放使用时,凸出的端子容易受力被损,也容易磨破上面电池的底部;连接端子的连线需要压上接线片方能牢固连接,费钱且通用性不强;电池如果在震动状态下使用,螺母容易松动而造成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面存在的问题,在电池盖或者盖片上设计比端子高的凸台,能解决部分问题,但也造成电池体积比能量更低,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嵌入电池内部的接线端子,能够避免端子受力损坏,并减小电池整体体积、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嵌入电池内部的接线端子,包括静态夹片、动态夹片、接线片、侧定位片和螺栓,所述螺栓穿过静态夹片后与动态夹片螺纹连接,动态夹片可径向移动,但不可转动,所述静态夹片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定位片,所述接线片夹持在两侧定位片之间,所述侧定位片上开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位于静态夹片与动态夹片之间,所述接线片上开有端子孔。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片与静态夹片之间还设有挡胶台空间,在静态夹片和电池端子引出线片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用以夹持电池盖上的挡胶台,确保电池进行密封的过程中,密封胶不流入静态夹片下部,防止螺栓不能有效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静态夹片上与螺栓连接处无螺纹,在螺栓旋转过程中,在螺栓径向方向上,螺栓相对于静态夹片不发生相对位移,起到电池端子部位不会因接线而需增加端子空间对高度要求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静态夹片的下表面和动态夹片的上表面均设有锯齿槽,确保接入的端子连接线牢固、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的螺栓头直径是螺栓螺纹处直径的2~3倍,以增加螺栓旋紧后与静态夹片之间摩擦力,防止螺栓的松动。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的尾部设有冲击增粗结构,致使其尾端变粗,防止动态夹片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端子连接线从侧定位片中的接线孔中插入,旋转螺栓让动态夹片向静态夹片方向运动,旋紧螺栓后,接线片经两侧的侧定位片将导电体延伸至静态夹片,静态夹片在螺栓的旋紧作用下连接到导线。不但端子不需要凸出,而且进行连接线固定的螺栓不会因旋转而发生径向的位移,保证其装配到电池上后,电池的体积不需要增加。本实用新型不但提高了安全性能,而且减小了体积,提高了电池体积比能量,并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嵌入电池内部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嵌入电池内部的接线端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可嵌入电池内部的接线端子,包括静态夹片2、动态夹片3、接线片1、侧定位片4和螺栓5,所述螺栓5穿过静态夹片2后与动态夹片3螺纹连接,动态夹片3可径向移动,但不可转动,所述静态夹片2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定位片4,所述接线片1夹持在两侧定位片4之间,所述侧定位片4上开有接线孔6,所述接线孔6位于静态夹片2与动态夹片3之间,所述接线片1上开有端子孔7。
所述接线片1与静态夹片2之间还设有挡胶台空间,在静态夹片2和电池端子引出线片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用以夹持电池盖上的挡胶台,确保电池进行密封的过程中,密封胶不流入静态夹片2下部,防止螺栓5不能有效旋转。所述接线静态夹片2上与螺栓5连接处无螺纹,在螺栓5旋转过程中,在螺栓5径向方向上,螺栓5相对于静态夹片2不发生相对位移,起到电池端子部位不会因接线而需增加端子空间对高度要求的作用。所述静态夹片2的下表面和动态夹片3的上表面均设有锯齿槽,确保接入的端子连接线牢固、可靠。所述螺栓5的螺栓5头直径是螺栓5螺纹处直径的2~3倍,以增加螺栓5旋紧后与静态夹片2之间摩擦力,防止螺栓5的松动。所述螺栓5的尾部设有冲击增粗结构,致使其尾端变粗,防止动态夹片3脱落。在静态夹片2和螺栓5的接触面做压花工艺处置,增加静态夹片2和螺栓5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螺栓5的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9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