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局部基准系统的防冲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8835.6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4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军;余盛强;袁大义;邱宏波;房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G1/00 | 分类号: | B63G1/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卢慧;高尚梅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基准 系统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冲限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局部基准系统的防冲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某船用局部基准安装在导弹发射架下面,当导弹垂直发射时,瞬时垂向冲击会影响局部基准精度或造成元器件损坏,需通过减振器来衰减对局部基准系统冲击破坏,但是,减振器在衰减冲击过程中,既产生线位移,同时带来角位移,这样就会影响到局部基准的姿态角输出精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冲限位装置,既能衰减冲击能量,又能起到限制角位移的作用。
目前,国内同类产品是采用无转角减振器来实现的,该减振器存在体积大、重量大、造价昂贵等弊端。当前,急需一种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廉并且可靠性高的船用局部基准系统用的防冲限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廉并且可靠性高的船用局部基准系统的防冲限位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局部基准系统的防冲限位装置,包括支架、转接板、导轨、滑块、减振器,所述的支架包括侧板和四个支柱,每个支柱上端均装有减振器,减振器顶端与局部基准系统固连,转接板固定在支架的侧板上,两导轨互相平行的固定在转接板上,局部基准系统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滑块,滑块与导轨滑动套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船用局部基准系统的防冲限位装置,减振器从下至上依次 包括底座、碗状橡胶体和柱状橡胶体,底座采用钢材料,底座和碗状橡胶体硫化固连,碗状橡胶体与柱状橡胶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船用局部基准系统的防冲限位装置,局部基准系统的侧壁上固定有四个滑块,每两个滑块与一根导轨滑动套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船用局部基准系统的防冲限位装置,支架整体铸造成型。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减振器由底座、碗状橡胶体和柱状橡胶体组成,底座和碗状橡胶体硫化固接,碗状橡胶体与柱状橡胶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通过该减振器可将局部基准系统在导弹发射时受到的剧烈的垂向冲击衰减到三分之一以内;通过合理确定两导轨在转接板上的同面平行度,导轨与滑块之间的间隙,以及同一导轨上两滑块的间距,可保证局部基准系统在冲击过程中的三个方向上的转角均满足转角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船用局部基准系统的防冲限位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船用局部基准系统的防冲限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支架;2.转接板;3.导轨;4.滑块;5.减振器;9.侧板;10.支柱;11.局部基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船用局部基准系统的防冲限位装置,包括支架1、转接板2、导轨3、滑块4、减振器5。支架1包括侧板9和四个支柱10,侧板9和四个支柱10整体铸造成型。每个支柱10上端均装有减振器5,减振器5顶端与局部基准系统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转接板2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1的侧板9上,两导轨3通过螺钉固定在转接板2上,两根导轨3之间互相 平行,其同面平行度约为0.004mm,局部基准系统11的侧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四个滑块4,每根导轨3与两个滑块4滑动套接,套接后间隙约为0.008mm。同一根导轨3上的两个滑块4之间的距离约为320mm。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船用局部基准系统与防冲限位装置进行组合安装,使船用局部基准系统置于防冲限位装置支柱的减振器上,安装在船用局部基准系统侧壁的滑块与导轨紧密套接。当导弹发射时,船用局部基准系统受到的30g、11ms垂向冲击,通过防冲限位装置的减振器可将受到的冲击衰减到10g以内。采用本装置,由于两导轨在转接板上的同面平行度小于0.005mm,导轨与滑块之间的间隙小于0.01mm,以及同一导轨上两滑块的间距大于300mm,可保证局部基准系统在冲击过程中的三个方向上的转角小于30″。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8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艇推进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气冷堆优化氦净化再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