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舷侧接管融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8739.1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3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燕;曹红波;王书文;张时农;李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舷侧接管,尤其涉及一种船用舷侧接管融冰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海浪容易喷溅到舷侧接管内壁,在严寒的天气下,海水容易在接管内结冰,结冰容易导致舷侧接管堵塞,致使舱内各排水系统管路不畅,影响船舶的正常运行。现有的除冰方法是在舷侧接管上接入蒸汽来进行融冰,但对未配置蒸汽系统的船舶来说,没有融冰装置可以采用,舷侧接管在严寒天气下易结冰、堵塞,影响船舶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现有无蒸汽系统船舶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消除舷侧接管内结冰的舷侧接管融冰装置,用以寒冷天气下防止舱内排水系统堵塞,保证了各排水系统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舷侧接管融冰装置,包括有舷侧接管,所述的舷侧接管的外管壁上设置有热水套,热水套内设有热水腔,热水套上设有与热水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与热水供应装置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热水套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对角设置在热水套的下部和上部。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热水套的上部还设置有排气口接头。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热水套包覆在舷侧接管管壁的四周。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舷侧接管上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舷侧接管上还设置有传感器接头,传感器接头上安设温度传感器。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热水供应装置的自力式温控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改造。2、适用于无蒸汽系统船舶,利用船上的热水系统在寒冷天气下能够快速消除舷侧接管内的结冰,保证各排出系统的通畅。3、用温度传感器控制,提高了装置自动化程度。4、让热水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图1,舷侧接管融冰装置,包括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8的舷侧接管1,在舷侧接管外管壁四周安设热水套2,热水套内设有热水腔3,热水套2的下部和上部对角设置有与热水腔连通的进水口4和出水口5,热水套的上部还设置有排气口接头6。热水套2的进水口4和出水口5与热水供应装置连接,构成热水的循环供应。舷侧接管1上还设置有安设有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器焊接座7,该温度传感器与热水供应装置的自力式温控阀连接。
舷侧融冰装置融冰时,热水供应装置的热水从进水口4(外螺纹M39×2)进入热水腔体3内,热水腔体3的热量通过舷侧接管1传导给舷侧接管1的结冰部位,使舷侧接管1内壁面处的冰迅速融化,冰与管壁面迅速脱离,在舱内排水系统水压的作用下,将脱离的冰块推出,融冰结束;热水从出水口5(外螺纹M39×2)流回热水供应装置进行再加热,以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排气口接头6(外螺纹M39×2)作为连接自动排气阀的接口,以排出热水腔和热水供应装置中的不凝气体;传感器焊接座7(内螺纹M39×2)作为连接温度传感器的接口,温度传感器连接热水供应装置的自力式温控阀,控制热水的通、断,从而防止外界环境过冷时将热水腔内的水冻结;连接法兰8作为接管连接阀门的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87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口袋灌装机的摆臂式自动套袋机构
- 下一篇:一种船用行驶方向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