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斗鸡眼矫正眼镜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8214.8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0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冯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立安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A61H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斗鸡眼 矫正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斗鸡眼矫正眼镜,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斗鸡眼矫正眼镜。
背景技术
斜视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据统计,每100个儿童中就约有5个儿童患斜视,我国3亿名儿童中约有1500万名儿童是斜视患者,即使成年人斜视也多半是在儿童期患的病。其主要原因有:
(1)视功能发育不健全。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大脑视觉中枢的发育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和控制眼外肌的收缩和舒张,所以他们的双眼单视功能不健全也不稳定,任何一定外界因素的刺激,如发烧、惊吓、外伤等,都有可能使不稳定的双眼单视力功能减弱或丧失,诱发了斜视。斜视的发生又阻碍了双眼单视功能的发育,从而促使了斜视的发展,使斜视越来越严重。5岁以前的儿童视觉器官和视觉功能都没有发育完善,是斜视的高发病期。
(2)先天因素和产伤。
先天性眼外肌发育不正常;支配眼外肌运动的神经先天性麻痹;母亲难产引起眼外肌和眼外肌神经损伤,都可出现眼球位置的偏斜。
(3)儿童眼球特点。
儿童的眼球短小,都存在生理性远视的现象。由于孩子2岁以后,看近物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且儿童眼的调节能力很强,眼外肌收缩力很好,如果从小 就有看东西太近的习惯,使两眼经常保持高度的调节,同时必然伴随过多的双眼球向内转,这最容易引起内斜视。
目前斜视的治疗包括下列措施:
斜视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恢复双眼单视的功能,如果视功能治愈无希望,可从单纯美容角度做整形手术改善眼部外观。常用的斜视治疗措施有以下几种:
(1)非手术治疗。
①矫正屈光不正:对于因近视、远视及散光等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应散瞳验光,配镜矫正视力。不少因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者戴镜一段时间后,斜视程度明显降低,这时家长多鼓励孩子坚持戴镜,一般坚持半年左右就可以看到斜视改善的效果。戴镜后每隔一年验光一次,及时调整眼镜的度数。
②治疗弱视:可通过一系列的弱视治疗(如常规遮盖疗法等),提高因斜视而造成的弱视眼的视力,以使两眼交替注视,从而恢复双眼单视的功能。
(2)手术治疗。
经上述非手术治疗1~2年仍有斜视的儿童,则在戴眼镜的基础上,进行眼外科手术矫正眼位,以防止弱视的发生及发展,避免头面部和脊柱的畸形。
因此,根据斜视的病因、科学原理和现有的治疗方法,目前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成本高,造成患者痛苦及负担,就需要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且疗效好的斗鸡眼矫正眼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和疗效好的斗鸡眼矫正眼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斗鸡眼矫正眼镜,包括镜框和镜片,关键是:所述镜片从内向外依次由保护膜、电路板和不透明 膜组成。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一,所述电路板外上侧依次安设有自内向外依次发光的多个LED灯。
做为本优选方案的改进,所述LED灯为5个。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二,所述两个镜片的电路板为一体结构。
做为本优选方案二的改进一,所述电路板上还安设有微型充电电池。
做为本优选方案二的改进二,所述电路板外侧安设有使左右两个镜片电路板上的LED灯单个或同时工作的开关。
做为本优选方案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开关外设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材料为丝棉或胶布。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三,所述保护膜材料和所述不透明膜材料为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斗鸡眼矫正眼镜,包括镜框和镜片,关键是:所述镜片从内向外依次由保护膜、电路板和不透明膜组成。所述电路板外上侧依次安设有自内向外依次发光的多个LED灯,该眼镜上还安装充电电池,为两排小LED灯提供电源,接通电源后,这两排LED灯就会从中间向两边依次发光。戴上该眼镜后,两眼的眼珠跟随灯光往外转动,经过训练,以纠正两眼向内的斗鸡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立安,未经冯立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82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