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幼儿头围自动测量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8052.8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1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阳;杨远征;杨文斌;雷志前;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幼儿 自动 测量仪 | ||
1.一种婴幼儿头围自动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围框体(1)、内左气囊(2)、内右气囊(3)、外左气囊(4)、外右气囊(5)、双掷开关(7)、条码扫描器(12)、数据变换与采集单元(6)及数据处理及显示单元(8),内左气囊(2)和内右气囊(3)嵌入头围框体(1)内侧,与内充气单元(9)连接;外左气囊(4)和外右气囊(5)嵌入头围框体(1)外侧,与外充气单元(10)连接;双掷开关(7)的测量输出端与内充气单元(9)和数据变换与采集单元(6)相连,双掷开关(7)的备测输出端与外充气单元(10)相连,数据变换与采集单元(6)包括测量卷尺(606),测量卷尺(606)围绕内左气囊(2)和内右气囊(3)的表面内壁固定,外左气囊(4)、外右气囊(5)及测量卷尺(606)通过连环扣(14)捆扎在一起,条码扫描器与测量卷尺(606)条码刻度面相对应,数据变换与采集单元(6)和条码扫描器(12)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及显示单元(8)的相应信号接收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头围自动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双掷开关(7)置于测量位置时,启动与内左气囊(2)和内右气囊(3)连接的内充气单元(9)给内左气囊(2)和内右气囊(3)充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头围自动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双掷开关(7)置于备测位置时,启动外左气囊(4)和外右气囊(5)连接的充气单元(10)给外左气囊(4)和外右气囊(5)充气,被充气的外左气囊(4)和外右气囊(5)通过周围分布的连环扣(14)拉伸测量卷尺(606),使测量卷尺(606)贴附于已泄气的内左气囊(2)和内右气囊(3)内侧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头围自动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数据变换与采集单元(6)还包括尺盒后盖(601)、尺盒前盖(602)、电磁铁(603)、棘轮尺毂(605)、储能卷簧(607)、光电分度盘(608)、光电传感器(609)、数据输出接口(613)及延时控制电路(614),数据输出接口(613)为数据变换与采集单元(6)的信号输出端,尺盒后盖(601)外侧固定电磁铁(603),棘轮尺毂(605)的内腔固定储能卷簧(607)和测量卷尺(606),端面与光电分度盘(608)配合固定后整体套入尺盒前盖(602)的芯轴上,光电传感器(609)固定在尺盒前盖(602)上,延时控制电路(614)与电磁铁(603)和双掷开关(7)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输出接口(613)分别与数据变换与采集单元(6)的信号输出端和数据处理及显示单元(8)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幼儿头围自动测量仪,其特征在于:电磁铁(603)内设有芯轴(604),储能卷簧(607)的中间设置定位弹簧(610),定位弹簧(610)与棘轮按钮(611)固定连接,棘轮按钮(611)伸出尺盒后盖(601)并与电磁铁(603)的芯轴(604)位置相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幼儿头围自动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测量卷尺(606)上设有定位销(612),测量卷尺(606)一面印有公制米刻度,另一面是印有三位的一维条形码的条码刻度面,测量卷尺(606)从定位销(612)中穿出,定位销(612)的两端架设固定于尺盒后盖(601)与尺盒前盖(60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幼儿头围自动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当双掷开关(7)置于测试位置时,启动内左气囊(2)和内右气囊(3)的充气单元(9)时,同时启动延时控制电路(614),延时控制电路(614)在延时一定时间之后给电磁铁(603)上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头围自动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测量卷尺(606)通过均匀分布的丝扣(13)固定于内左气囊(2)和内右气囊(3)的表层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80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